标题 | 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
范文 | 王建滨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是当下教育中的大势所趋,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最大程度地进行因材施教,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实际上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状态等原因,分层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最适合的体育锻炼。 关键词:小学体育 分层教学 应用分析 以往的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课改环境下的发展要求,而分层教学的出现,能让体育更加切合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关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以及相对应应对策略,本文对其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1.提高教学质量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对于体育这门课程都起不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担负着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而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师洞察每位学生的差异后,对学生使用的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明了,学生对于体育也能因为切合自己而重新重视体育,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跟上体育学习进度,而体能较好对体育有天赋的学生则也可以收获体育运动的快乐。 2.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教师转让出主体地位,从以往的教师灌输知识点变为了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练习,更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情况来决定训练强度的强弱。在这样学生充分拥有自主权的情况下,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一个有效的促进与发展,进而帮助学生在体育上有良好的个性发展[1]。 3.养成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一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达成学生在体育上要求的具体成绩。而在现代新课标课改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有了巨大的改变。不再是让学生达成统一目标,而是在分层教学施行后,不同情况学生的不同评价方式。而教学目标也转变为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教师主要以鼓励和帮助为主,进而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提高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2]。 二、分层教学模式切实施行策略 1.课内课外结合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以鼓励和帮助为主,来让不同情况的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多样化个性化人才,但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对于让学生对一项运动产生兴趣还是太短了。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之中,更要重视学生在课下的运动。首先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对自己的身体锻炼起着重要作用的意识,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不单单是为了成绩,更是为了养成一个良好健康的体魄。在养成了这种意识之后,学生在课下时间也能有意识的与课堂所学进行结合,保证每天的运动时间足够。长此以往学生将留下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都能养成一个健康的好身体。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基础来設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说对于一些体能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多加入一些技巧类的教学内容。而对于体能稍差一些的学生,教师主要以理论教学和锻炼学生体魄为主。这样多方面教学更能让学生对于体育教学产生兴趣。 2.隐性分层与显性分层结合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来判定是否公开分层。所以对于分层教学分为了两种,一种为隐性分层教学,一种是显性分层教学。对于小学体育教育而言,两者利弊参半。隐性分层教学对于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开不明显,自然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而显性分层教学的缺点是对于学生进行分层后,体能较差的学生很可能会由此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最后厌恶体育。而教师需要把握的是对于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心理的把控,如果强行的进行分层教学最后导致学生心态的不良导向,称得上得不偿失。 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来说,更适合的分层方法是隐性分层,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年纪小,对于体能等方面拉开的差距很小。另一方面是即使需要进行分层教学,这种隐性的分层教学也可以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考虑体育项目对体能的不同要求,例如体能更好的学生可以考虑进行篮球教学,而体能稍差的学生可以考虑进行羽毛球乒乓球教学,这种更为隐晦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分层教学的感受模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收获到锻炼而来的健康发展,并且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爱好,就是小学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3.教师注重分层化评价 在当代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教师对于这一段时间学生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的总结,也是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要参考。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在授课以及锻炼方面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也需要进行分层次评价。尤其是在新课标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再进行单一成绩评价,而是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对于体育项目的热情来进行多方面总结。教师要是始终牢记的一点是,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价,更是为了让学生、老师洞悉教学中所留下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修正和改善。 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分层次评价可以保证更加公平公正以及具有代表性,这样的评价模式也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家长教师都注重成绩的状况。对于教育来说,无论是体育抑或是其他的科目,都是为了让学生成才。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更能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有长足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最终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为了分层而分层,分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来进行课内和课外,隐性与显性结合的分层方法,最终成功发挥小学教育中体育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能杰.借助分层教学助力小学体育精准教学——以《跳绳》一课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100-101. [2]李建霖.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