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族旅游开发助推民族团结进步 |
范文 | 摘 要: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是至今还保留着传统文化习俗的民族村寨,西江民族旅游业的开发,为当地经济带来新活力,解决了回流村民的就业问题,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精准扶贫举措也得以顺利实施。同时,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也加强了苗族文化与外来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使各民族在本地区的共同生活呈现出一幅团结向上的面貌。笔者通过对西江地区的实地考察,证实了西江民族旅游业的开发对该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起着核心作用,并希望西江民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西江千户苗寨各民族间的团结进步。 关键字:西江千户苗寨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团结进步 一、西江千户苗寨基本概况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坪麓,白水河畔,距州府四十公里,2004年有1285户,5248人,到2016年底,西江户数和人口分别为:羊排村370户,1469人;南贵村271户,970人;东引村312户,1250人;平寨村425户,1593人,总共有1378户,5282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苗语意为苗族(西)氏族居住的田坝。秦汉时期西江苗族祖先“引虎飞”、“莫虎飞”西迁驻此地,是清朝苗民起义和民国三十年“黔东事变”的重要战场。 西江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鳞次栉比,被建筑界赞为“民族建筑之瑰宝”。西江民族风情古朴浓郁,人人都能歌善舞,被称为“歌舞之乡”。民族节日繁多,独具特色,尤以十三年一次祭祀祖宗神灵大典的鼓藏节最为盛大,誉为“节日之乡”。民间工艺精美绝伦,银饰、刺绣等工艺远近闻名,被称为“银饰服饰之乡”。198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列为全省历史文化名城(镇)之一;2005年11月被列为“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 二、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旅游业发展现状 2008年9月,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黔东南州举办,黔东南州政府决定以此为契机,举全州之力,推动西江千户苗寨的大力开发。政府有关部门投入2.7亿元,打造“看西江知天下苗寨”为主题的精品旅游地,对西江进行了20多项基础设施改造,包括主会场、苗族博物馆、民族古街改造、观景台等。另外,从黔东南州府凯里到西江的公路得以贯通,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而此前,往返凯里与西江,均需绕道雷山县城,单程耗时2小时30分以上。自公路开通后,从凯里到西江只需约40分钟就可到达,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2017年6月,笔者在文化旅游局所得到的数据显示,西江千户苗寨2016年游客量达到5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了44亿,发放给当地村民的文化保护经费已达到了2500万。而且,通过旅游扶贫,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基本上都已脱贫。由此可见,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业的开发从2008年到现在的近十年中呈现出飞跃式发展的趋势。 三、西江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助推作用 一是西江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各个民族聚居于西江千户苗寨,彼此间的文化融合,不仅有助于当地的苗族人民向外来的民族同胞展示自己本土的苗族文化,还有助于向他们学习新的文化知识。由此形成一个以苗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共融合的繁荣景象。笔者通过对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到当地政府为了让苗族居民和外来民族同胞进行更好更长久的交融,经常会举行一些活动,如三八妇女节的时候,邀请其他民族的女同胞一起跳舞。还有7月中旬的“吃新节”,镇政府进行投资,文化旅游局指导活动方向,村委会进行大力宣传,将举办的活动有歌咏比赛、篮球赛、斗牛赛、斗鸡赛和象棋赛。每场比赛都有不同额度的奖金奖励,最高的是篮球赛奖金达到30000元,所有比赛都允许并鼓励外来民族同胞参加。虽然这些活动是在苗族的重大节日举办,但是对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西江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政府通过旅游扶贫政策的顺利实施,使西江整体已经脱离贫困,而且人们的经济收入也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笔者通过对村委会的走访,了解到西江在民族旅游开发前,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靠种地和养殖,年轻人大多都选择外出务工。而随着西江民族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许多在外务工的当地居民,都在陆陆续续的回流,大多数回流的人在景区里开店、摆摊、出租房屋,通过创业的方式赚取经济收入,还有一部分居民在景区内的门店打工或者在旅游公司带团等再就业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收入。目前,西江通过民族旅游开发已经带动了本地区3000多人就业。此外,笔者从当地文化旅游局了解的情况得知,当地居民不仅可以通过创业和再就业的途径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每家每户每年还可以拿到政府给予的民族文化保护经费补贴。在2016年,政府就拿出了门票收入的18%,约为2500万发放给村民。按照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整个西江村居民仅靠文化保护经费补贴就可以脱贫,而且西江村千户苗寨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旅游脱贫示范区”。 三是西江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使当地村民的思想认识得到极大的提升,使他们更自觉自主的接纳和学习新的知识,主动的加入到美好的新时代当中。笔者通过与当地村干部进行访谈交流,了解到政府和村委会都积极鼓励外商到西江投资,主要是因为当地居民没有先进的经商理念和充足的资金投入。而政府大力引进外商,不仅可以给当地居民创造可观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服务质量,以及优质的经营理念。笔者还了解到当地政府每年都有相关经费拨给学校,在学校推行双语教学,鼓励民族文化舞蹈编排和芦笙表演,以及民族刺绣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入教学课堂,当地的各个校园都在努力贯彻落实一种多元融合的教育理念。政府对当地居民思想认识提升的重视,还体现在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当地居民进行引导宣传和培训方面,政府除了对他们使用自己的手艺创业进行资金扶持外,每年还会组织非遗传承技艺比赛,对于创新作品,给予实质性奖励,以此来鼓励他们多学习多交流多提升自己。 四是西江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使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普遍得以改善。笔者从村委会了解的情況是,以前西江是一个特别贫困村,基本上很多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直到1987年开始实施民族旅游开发后,人们的生活才有所好转。而且从笔者实地走访的情况来看,虽然每家都是木质结构的房屋,但是室内装修都已现代化,热水全天供应,干净的卫生间和卧室,家用电器也都具备齐全,家庭设施基本上都很完善。西江千户苗寨的特色食物是酸汤鱼、红汤鱼、腊肉等,但是经过民族间的不断融合,食物的品种也趋向多样化,不仅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饮食所需,还能满足外来游客的饮食喜好。而且已经有部分家庭买了车,用于家庭出行或者接送游客。 四、小结 纵观西江民族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再结合笔者前往西江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西江千户苗寨对民族旅游业的积极开发,助推了当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而西江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又促进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关于西江苗寨文化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思考——兼论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07(03) [2]陈志永.西江苗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09) [3]孙九霞.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 作者简介 吴伟(1991-),女,湖北十堰,中南民族大学,2016级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