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发挥电教媒体优势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
范文 | 耿春明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电化教学设备走进课堂。将电教媒体与传统教学融于一体,可使教学结构更优、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已被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电教;教学方法;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70 一、在直观教学方法中应当突出直观 在直观教学方法中,可利用电教媒体具有较强的表现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技术特征,将不易观察到的事实、现象、过程以及不能亲身体验和经历的事情展现到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事实、现象,学生不能亲身观察体验,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不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初中物理第二册中的《水电站》一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能到水电站亲自观察,即使到了水电站也难以直观地全面观察到水电站的整体结构。但是,用一张抽拉投影片,学生便可完整地观察到整个水电站的基本结构是由进水闸门、导管、水轮机、发电机等组成的。然后将动片向右缓缓拉动,同学们就可以形象地观察到水电站的工作原理:水从上游通过进水闸门进入导管到泄水管,冲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并由此流入下游。通过投影片的演示,学生在课堂上就了解了水电站的基本情况。电教手段以丰富的表现力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既缩短了学生感知信息的时间,又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容易,从而使教学方法更加直观。 二、在情景教学方法中重在创设情景 在情景教学方法中可利用电教媒体参与性强的特点,用生动、有趣、感人的画面和表现力极为丰富的音乐、音响,创造一种既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又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相符合的情节、环境和气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高效地获得情景教学的特殊教学效果。电教媒体的作用重在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课堂上创造一个环境,不仅要有感人的画面,而且还要有丰富的音响,这是电教设备以外的任何教学设备都无法实现的。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虽然课文中的插图也很生动,但由于现在小学生对周总理了解甚少,所以較难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学生也就无法感受到十里长街的那种悲恸场面。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录像专题片播放给学生,并穿插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知道周总理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感染。也可用书中感人的画面制成生动的投影片,利用录音机放一点哀乐,配上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到十里长街的现场中,形成一种悲恸的气氛,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场面,从而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在示范教学方法中提供标准示范 示范教学方法中,可利用电教媒体提供标准的朗读、歌唱、演奏、书写、绘画、各种操作技能、制作规范等范例,让学生进行模仿,最后变成自己的能力。提供标准的示范是搞好教学的主要前提,但教师提供示范时往往会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电教媒体既可确保示范的正确性,又能做出标准可靠的各种示范如英语朗读、歌曲原唱等。另外,利用电教媒体示范可把教师从亲自示范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讲解与指导观察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示范,更有利于示范教学的效果。例如:初中化学全一册中《酸的通性》有一个演示实验: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不断振荡,一直到溶液变成无色。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由于试管小,坐在后排的学生不易观察。若利用试管的透明特点,把实验放到投影仪上进行,把试管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投影到银幕上,学生的观察效果就会更好。 四、在置疑探究教学方法中重点置疑解惑 在置疑探究教学方法中可利用现代电教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向学生提供某一事物的典型现象和过程,并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或问题,供学生思考和探究。这种方法是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语文第四册《称象》一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称象的疑问首先摆在学生面前。现在的小学生对于称象的问题并不感到难,他们会想象出把大象赶到大磅上,自然可称出象的重量。但在过去并没有这样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要让学生了解曹冲的聪明才智,教学时可演示一框复合抽拉投影片。画面上有一只船停在水中,盖上第一张复盖片把象放在船上,通过抽拉片使船下沉,教师讲解在水面淹到船沿的地方做一个记号。然后把第一张覆盖片取下,盖上第二张覆盖片,即把石块放到船上,使船下沉到船沿做记号的地方。此时教师讲解,把船上的石块逐块称量,所得石块重量的总和则为象的重量。通过演示称象的全过程。可第二次给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石块重量的总和等于象的重量?此时学生对称象的全过程一目了然,而且通过设疑、解疑,既让学生了解了曹冲的聪明才智,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科学道理,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是灵活的。就课堂教学状态而言,在有意向无意注意转换、抑制向兴奋状态转化、平静向活跃状态转化、兴奋向理性状态升华等时机也可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管海华.提高中小学电化教学质量的思考[J].新智慧,2020(01):121. [2]岳美燕,巩国防.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初中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9(20):1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