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
范文 | 唐开华 摘要:各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压力,导致他们产生情绪困扰,小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未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就会遇到许多问题,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以育心为主,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方法,进而逐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育心;小学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69 引言:大多数教师认为管理和教学是两个工作,其实不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教育基石的小学更是重点关注对象。而管理正是以班级为单位,班级里又会以班干部进行小型划分,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社会体系。班主任担任“国王”一职,避不可免的会出现“一言堂”模式,要求学生不知所谓的服从,忽略其内心的真正想法,“暴君”与“暴政”也由此产生。而要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就要求教师更新管理工作理念,绝不仅仅是约束课堂纪律,还要进行人际关系协调,情感引领,同时还要看好学生的本职工作--学习成绩。要做好这些并不容易,这需要教师认真对待管理工作,并从中找出不合理之处,通过前人经验以及实际情况分析总结更新管理模式,事半功倍,才能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一、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一)班主任角色错位问题 结合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实际情况可知,班主任角色错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即班主任放任学生不管和班主任独自垄断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占据主要地位,其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会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不可强制性要求学生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更不可完全放任学生[1]。同时,班主任还需要注意平等对待班级中的每位学生。但是,现实情况是,部分班主任没有明确自身的定位,这就导致其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不高,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进行反思,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 (二)班级人际交往障碍突出 由于班级的人数较多,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很容易因为各种小事而产生不同的矛盾,如果班主任不及时处理矛盾或处理方法不当,就会导致学生之间产生交往障碍。分析班级人际关系形成障碍的原因,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对社会认知存在偏差或情绪上的波动等。人际交往障碍是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班主任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发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协调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主动关心和帮助同学,进而打造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三)班级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有一部分班主任没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凭借主观意愿或自己以往的班级管理经验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没有考虑学生的實际情况,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低下。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教师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计划,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同时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部分教师错误地将班级管理计划与学校规划画上等号,扩大了班级管理的范围,这就导致班级管理处于混乱状态,整体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二、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积极组织教学活动 班主任应重视设置积极的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的目标,在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拓展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丰富学生的认知。例如,在以清明节为主题的活动组织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清明节不仅具有缅怀的内涵,更有踏青和吐故纳新的深刻情怀。班主任结合丰富的节日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或简单或复杂的活动,班主任通过趣味性强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又结合深刻的主题落实文化情感的教育,两者结合培育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情感思维,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 (二)转变教师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人的思想观念决定其行为,教学紧跟着教育观念的脚步,而其中教师作为主导。历经传统教育的教师,若不更新教育理念是很难去教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的。所以现在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已经逐渐习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也只会死记硬背,全然忘记了创新。创新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小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个性、创新力的培养,通过丰富教学活动提升创新能力。 我们应对其欧美国家的启发教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重新树立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三)加强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视 后进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难点,班主任必须主动与其交流,尊重后进生,用心感化他们,让他们与教师更为亲近。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不可以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如可对后进生适当降低要求,不可按照班级统一管理方法来要求他们。班主任在管理后进生时应对其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帮助其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鼓励其严格按照计划来学习,进而逐步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让其快速投入学习中。只要后进生能认真执行班主任帮他们制订的计划,那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是,班主任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给后进生一些时间去改变自己,这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班主任可以结合日常对于学生的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闪光点,通过鼓励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进行学习,结合约谈、集体探讨等形式为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分享学习方法的班会,引导小学生集思广益解决学习乃至于生活中的难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班主任在管理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培育学生互帮互助的健康心理,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班级管理是师生共同的责任,要想建设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应该以育心为本,精心教育学生,帮助学生不断成长与进步,从而优化班级管理策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长智.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优化策略探究[J].青海教育,2020(04):27. [2]韩留军.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J].教育革新,2020(04):8. [3]李环.小学班级管理实践经验研究[J].学周刊,2020(10):167-1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