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探索与尝试
范文

    【摘要】科学家和教育家都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学习的人。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学法指导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63-01

    数学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敏捷能力和聪明程度的学科。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有些在初中时学得不错的学生处理不当,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导致成绩不理想,数学学习受到挫折。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科学家和教育家都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学习的人。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学法指导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需要是知识学习的原始动力,学习成功的结果是知识学习的继发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是疏通学生心理循环的缺陷环节,不断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输入新的心理能量,不断挑战新的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运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笔者经常让学生在作业本的扉页上写自己理想中的大学,这虽然不是什么宏伟目标,但却是和学生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对于现在一部份功利性很强的学生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目的明确了,动机端正了,学生的进步就有可能了。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不同的学习态度制约着学习的动力不同,学习的效果不同。教育实践表明,有些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产生和形成,往往是由于他们学习中因多次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多次消极情绪体验积累的结果。因此,当他们学习上受挫,考试成绩不佳时,切忌进行谴责和奚落,以防止其消极情绪体验的产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失败的原因,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其信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各种情境,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也就越多。这就有助于逐渐消除他们因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从而转变其消极的学习态度。

    二、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最忌讳盲目。常有这样的学生,面对教科书,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摸摸那本,最终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学习无计划造成的。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制定学习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突出重点。目标任务不要订的太高,否则还不如不订;要和老师的教学同步、协调;要张弛有度,留有余地;要留有适当的休息时间,如果在安排时间表时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那么连续学习两小时,就会出现厌烦、注意力不集中和对学习内容不满的情绪。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1.善于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

    学习时,要把时间和心境、生理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同样的时间,由于心理状态不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另外,在一天的周期内,人体的生理机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相应地影响人的各种能力。如果按这种规律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就可以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2.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

    实践证明,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3.充分利用间隙时间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非常繁忙的,许多学生觉得时间不够用,但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挤时间的秘诀就是尽量把时间单位缩小到最小,充分利用间隙时间学习。

    四、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

    学习周期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环节,需要合理衔接,行止有序。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三种科学的学习步骤:

    (1)先预习后听课,这样学习目标明确,思维活动有较好的“准备性”;

    (2)先复习后作业,实现知识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达到有效地巩固和转化;

    (3)先思考后发问,使思维进入最佳“愤”、“悱”境界,有利于知识的深化。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慣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课改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科学的必然选择,更是课改的主旨思想。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受益终生。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

    (1)在预习时,要求学生边做边勾画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想办法弄懂它们。如看课本的例题、问同学、问老师;

    (2)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或独立思考,或请教同学。这样,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就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鼓励合作学习,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拿到小组里去讨论解决。这样,既能充分让他们自主学习,又能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每个同学在小组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可以自如地发表意见。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欧阳芬、张厚刚.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北京,第1版,2008.7.

    [2]朱水根、王延文等.中学数学教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第2版,2001.6.

    [3]邵宗杰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第2版,2000.12.

    作者简介:

    杨荣存,男,汉族,1978年7月生。2003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并于同年9月进入云南省保山市第七中学任教,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2013年8月调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第一中学,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至今。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