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范文

    陈小碧

    【摘要】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其中语文作为基本学科更是地位稳固,同时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石。因此,小学语文与学生未来的学习质量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在目前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呈现出诸多困惑,需要加以及时解决。本文首先明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然后分析现存的困惑,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水平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困惑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36-01

    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作为最为重要的学科,对其倍加重视成为非常自然的观点。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仍然将语文课程教学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其意义必然十分重要和必要。因此,我们必须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加以明确。

    (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是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小学阶段作为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其基础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基本学科的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无疑是促成课程教学实现合理化的必然手段。一旦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处于优质状态,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轻松,且质量会更加明显。可见,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显著的提高,对于他们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具有十分必要的价值。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是革新老师思维的内在原因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步伐一旦迈出,必然促使老师也要与时俱进,需要他们在思想思维方面做出相应的革新。既然是改革,就必须剔除原有的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方法,从而形成崭新的思想,使课程教学改革符合现有的教育形势要求。

    (三)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是改变学习宏观管理的动力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自然结果。当改革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所保障,对老师的教学思想促成革新时,其对学校的宏观管理模式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一旦改革逐步落实,学校原有的教学方向、教育规划、教育目标等等都会出现变化。因此,改革不仅仅对学生及老师产生影响,同样也会作用于学校的整体管理,促使学校做出相应的努力。否则,学校会在崭新的教育形势下落伍,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

    小学语文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无法回避的反应,是必须尊重教育规律所做出的必然反应。然而,在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处于困惑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深刻剖析,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改革的预期效果。

    (一)思想认识还比较陈腐

    目前,仍然有很多老师未能认清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仍然将自己放在课堂教学绝对主体的位置上,这样,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局面,不能真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其对于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往往局限于老师传递出来的内容,而没有拓展的空间。最终,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究其原因,在于老师对课程教学改革还不能全部认可,仍然持有怀疑心理,未能体会和掌握课程教学改革的精髓所在,不能正确看待学生的课堂教学地位。

    (二)国产教育理论严重缺位

    很多时候,我国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但是国内的教育理论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形势不断变化,国外的教育理论不再很好的适应我国的教育形势,国外的教育理论与我国的教育形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对这个问题的体会也不是很深刻很明显。最终,教育理论与我国的语文课程教学产生了冲突,而且这种冲突的解决显得非常艰难。

    (三)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如前所述,很多老师的教学素质不是很高,或者说,还没有完全适应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崭新要求。因此,他们在教学理念、模式、教学手段方法等等方面还依旧我行我素,践行着老一套。同时,他们对教材的理解也持有陈旧的观点,不能结合现今的形势做出崭新深入的理解。老师综合素质不高,必然给学生带去消极的影响,老师在课程教学中不能展示给学生足够的亮点,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必然严重欠缺。

    三、小學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策略

    在认清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充分认可改革的教育意义,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现状,寻找思路,拿捏好突破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的进行探索,确保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正确,效果明显。

    (一)老师适时转变思想,为改革方向提供正确指引

    老师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要认识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性。首先,老师要对现有的教育发展趋势形成清醒全面的认识,要学会从发展趋势中体悟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及意义。毕竟,现实的教育形势要求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在理念、教学模式、教师手段、教学目标上做出不断的调整和筛选,确保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其次,老师还要转变思维,高度重视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认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的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不断的受益。

    (二)科学借鉴外国教育理论,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理论

    优秀的教育理论能够充分发挥出指引作用,促使课程教学改革处于比较从容的状态,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及能力也都大有益处。外国的教育理论有其科学的一面,也必然存在值得我国借鉴和引用的内容,但是,我们在借鉴国外教育理论时,要掌握好尺度,要做到科学的借鉴,而不能完全照搬照用,否则,我国的教育成果必然不会明显,反而处于令人担忧的局面。可见,我国在树立教育理论时,要格外对国外教育理论进行有效的辨别与筛选,并结合我国的教育形势,实现有效的创新。另外,我国的语文教学内容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因此,在树立我国的教育理论时,还不能丢弃传统文化中有益的内容,而是要将其弘扬和发展,并结合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内容。

    四、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是教育形势的必然结果,也是尊重教育规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剖析现存的困惑,并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从老师、学校及学生等方面入手,不断的推进改革进程,巩固改革效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构建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周涵.浅议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校兴趣[J].新课程(小学教育).2014(7).

    [2]高贵忠、任京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报.2013(1).

    [3]卢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J].读与算(教研版).2015(7).

    [4]许瑞芹.浅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J].学周刊.201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