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青少年课堂疏离感问题初探 |
范文 | 周文 孙建国 【摘要】本文着眼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过程,从中学课堂的教育过程出发,试阐述课堂疏离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课堂疏离感的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归属感,构建和谐的中学课堂。 【关键词】中学课堂 疏离感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江门市2018年教育科学“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变化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ME18003]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33-01 青少年课堂疏离感是学生与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学校规范、老师、同学等对象之间,由于关系变得疏远,甚至被支配、控制,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的无意义感、无力感、孤立感等消极情感。本文即着眼于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分析其学习过程中疏离感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堂疏离感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他们力图理解自己情感、心理的变化,了解并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发展的模式,这便是青少年自我认识发展的一个过程。据2014年“杭州市学生心理热线(87025885)”开设二十周年之际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来电咨询心理问题者占74%,主要涉及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学生早已成為心理问题的主群体,而作为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些心理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折射到了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课堂的接受学习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疏离感问题,包括与老师、同学、课堂的疏离。为此,本文将疏离感产生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类: (一)学校方面 “学习任务太重了,让人难以承受”,这是学生主要提及的问题。当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部分学校以学生的升学率和优秀率来计算教师的工资,使得教师迫于这一压力而随意修改教学计划、增加课时、抢占课时;实行题海战术、频繁考试,使学生的大脑长时间处于绷紧状态。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们的认知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久而久之,课堂疏离感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 另外教师授课没有吸引力,或授课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比如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讲课方法,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感到厌恶;还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关怀和理解,甚至对学生尤其是某些后进生、学困生常常会有一些不良的言行,比如体罚、羞辱等,未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抗拒的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效率,进而产生课堂疏离感。 (二)自身方面 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首先态度就不端正,目的也不明确。他们将学习看作是替老师、替父母、替学校学的,认为学习没什么意义,他们来学校的这种行为陋言之就是“混日子”,因此他们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不会主动地去学习,自然就会和课堂产生疏离感;还有一部分的学生经常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消极心理,形成习得性无力感。 (三)家庭方面 父母经常会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他们对子女期望值太高,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给孩子造成的压力过大;另有部分父母只以成绩来判定孩子学习是否努力,和孩子缺乏足够的沟通,缺乏对孩子的理解,只采取简单的奖惩来对孩子的努力程度做出对应的处理方式,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逐渐产生隔阂,进而延伸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二、解决课堂疏离感的相关对策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教学环节,和谐的课堂需要师生共同来营造,而疏离感就是阻碍和谐课堂创建的一大危害。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课堂归属感,构建积极和谐的中学课堂呢? (一)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上述原因中提及到了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导致和课堂产生了疏离感。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那么自然首先就得从这一根本上入手,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并在一定的诱因下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弄清楚这一类学生到底需要些什么?比如出生于农村,家庭条件较差的这一类学生,我们就可以从物质需要出发,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比如奖学金,包括优秀奖和进步奖;家庭条件较好的这一类学生可能对于物质的需求没那么大,那我们就可以从认知需要、归属需要和情感价值需要等方面着手,比如设置一些竞赛,优胜者颁发证书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鼓励等形式,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他人的认同、赞扬等。 (二)改善教师教学方法和风格 教师都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这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作为教学的负责人,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名合格的老师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早已落后,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将固化生硬的语言文字符号变得富有生命和魅力,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对知识充满了向往,进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三)改变父母不良期待,学会鼓励 作为父母,应该充分地认识孩子且相信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应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经验来安排孩子的未来,还美言之“都是为你好”,给孩子一个充分自主选择的机会,或许孩子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此外相对于西方来说,中国的教育方式往往更多偏爱用批评打击而非鼓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而西方国家的家长则经常把鼓励孩子的话挂在口头,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可产生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前者往往导致孩子产生失败沮丧感,使他们丧失信心,而后者的教育方式,则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三、结语 因此要想减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疏离感,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的引导,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积极的自我概念,在潜移默化中端正孩子的课堂学习态度;同时家长和老师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孩子,转变以往打击否定的倾向,采用积极肯定的教育策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飞,杨坤.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6. [2]赵苛苛.中学生师生疏离感及其与教师教学风格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倪凤琨.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 [4]陈宇平.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周文,五邑大学教师;孙建国,五邑大学文学院学科语文在读硕士。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