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化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思考 |
范文 | 蔡红霞 摘 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文化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和政府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笔者认为,文化馆要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应当以“均衡”与“平等”两个层面为基点,建立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切实做好公共文化产品供结,实现文化馆供给‘标准化”,保障弱势群体文化权益,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文化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181-02 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力量。笔者认为,文化馆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应当以“均衡”与“平等”两个层面为基点,建立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切实做好公共文化产品供结,实现文化馆供给‘标准化”,保障弱势群体文化权益,加强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和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一、建立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主导责任 政府要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文化民生、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和干部考核内容,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 政府要保证文化馆免费开放的经费和文化惠民工程的经费,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要加强面向特定地域、特殊群体的文化关怀,通过政府补贴、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措施,提高文化供结能力。 (二)文化馆要探索“总分馆”模式 1.推动群众文化联动发展。文化馆要加快组建群众文化联动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流动服务”。以联动的方式,实现群众文化资源全民共享,让广大群众不离开居住地,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2.实现文化人才交流互动。采取上挂、下派、文化志愿等方式,加强省、市文化馆与基层文化馆(站、室)人才队伍的交流互动。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省、市群艺馆的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立体式培训,为基层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文化骨干队伍,提升基层文化馆(站、室)的服务能力。 (三)增强文化馆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估 文化馆要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对建设、管理、服务、质量、效益等开展科学合理的考评,突出社会参与,实现考核评估主体社会化,由党委(党工会)、政府(管委会)主导统一组织。 建立文化馆服务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与群众代表交流沟通,根据群众需求讨论决定实施项目,推动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最大程度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制造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后劲。 二、切实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 (一)阵地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设施场地,如辅导培训室、文艺教室、排练室、娱乐活动室、多功能厅、展览厅(陈列厅)、计算机与网络教室(电子预览室)、多媒体教室等。 (二)服务项目免费提供 免费提供基本服务项目,如时政法制科普教育,文化艺术普及与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培训,群众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民族民间文化展示和传习,公益性讲座和展览、面向基层的延伸服务或流动服务等。 (三)数字文化建设 文化馆要大力实施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打造一站式综合性数字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文化馆要利用共享工程服务网络,文化馆网站、文化馆微信品台,完善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开展网上查询、网上辅导、网上展览、网上比赛、网上讲座的等服务,扩大受益群众范围。 三、切实做好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 (一)建立长效的群众文化活动运行机制 向全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关键在形成机制。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结,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的良好局面。每年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建立活动周期循环的运行机制。 (二)创作生产优质公共文化产品 要重视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要建立扶持和奖励措施。公共文化产品应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等各个门类。要通过交流学习、培训、比赛等机制出作品、出精品。 (三)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地方特色文化都是本地区的强项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参与度高、喜美誉度高。就江阴来说,江阴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故事之乡,全国民乐之乡,那文化馆就要在民乐和故事方面做强做大,树立品牌意识。 四、实现文化馆供给的“标准化” (一)明确硬件建设标准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围绕群众需求和当地实际,明确设施功能、设施项目、设施规模等建设标准。文化馆要具备文艺创作、文化传承、文艺展演、演出娱乐、文化活动、文化培训、宣传教育、学习教育、议事聚会等基本功能。 (二)明确服务内容标准 明确服务内容和质量,实現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文化馆要提供文化展览、演艺娱乐、文化培训、免费演出、免费电影、电子阅览、文化活动、文化娱乐、艺术培训、文化志愿等服务内容。 (三)明确服务保障标准 组织保障,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县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协调小组,加强标准化均等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投入保障,以满足群众看演出、看电影、看书报、组织文化活动为基本服务内容,整合各级各类宣传文化经费,按照人口比例安排文化活动和设施运行专项经费;人才保障,要培育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文化专管员队伍、文化骨干队伍、业余文艺队伍、乡村剧团、业余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队伍。 (四)明确服务评价标准 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制订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内容、质量和效果评价标准。组建由有关部门和群众代表参与的服务评估组织。实施由社会第三方组织开展服务满意度测评。 五、文化馆要保障弱势群体文化的权益 要想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均等化,就必须让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积极推动文化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让群众享有免费或收费很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要保障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素质好、专兼职结合的文化馆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提高文化馆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可以通过招聘实施人才引进政策,面向全社会招聘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对于在职人员要利用定向培训、进修、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发展和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其次,建立一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弥补经费与人员的不足。 七、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馆要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应当建立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实现文化馆供给‘标准化”,保障弱势群体文化权益,加强队伍建设,以机会均等和结果均等两个方面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戴珩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于群,冯守仁主.文化馆(站)业务培训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石振华.群众文化工作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