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由一篇学生习作生发的有关话题作文的几点感悟思考 |
范文 | 田云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228-01 一次作文课,出于强化训练学生写人叙事能力的考虑,我为学生选定了一篇自认为人人都有故事可写的话题作文“温暖”,但学生的完成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有一篇学生作文暴露了不少有代表性的问题,不妨在此附上原文,将主要问题逐一列举:1、文章标题为一具体人物,但围绕人物叙写的内容与话题的中心“温暖”毫无关系。2、退一步讲,即便视其为一篇写人作文,就文题而言,作者笔墨分配又有严重失当的问题。3、习作情节设计过于单薄,写人叙事的终极目的根本没做考虑。一篇作品同时出现的几个致命问题不禁引发了我对于话题作文、对记叙文的几点思考。学生该如何理解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动笔前最需破解的难题是什么;学生围绕给定的话题该从哪儿选材,该选什么样的材料;选出材料之后又该如何剪裁用料。 那个司机 午后独自在家,闲来无事的我挑了一本书躺在床上看。窗外阴沉沉的,不一会儿竟下起了小雨。不知过了多久,从半开的窗户飘进来的几滴雨让人有了寒意。我看的有些累了,起身、关窗、放书,闭着眼,我听到雨击在硬物上发出的声音。那雨,像是击在窗上,也像是击在我的记忆上。 那也是一个雨天,只不过来的太突然。妈妈加班,我需要带妹妹回家吃饭。随着人流走出校门,雨突然变大了。我俩都没带伞,而店铺肯定见不得地上多出几个泥脚印,只好在马路上慢慢地走。雨越下越大。妹妹的头发都被打湿了,有几缕无力的沾水贴在她的脸上。我把校服外套脱下来让她挡挡雨,却无济于事。我自己也被雨糊的睁不开眼,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前走。 忽然,一辆出租车从我们面前呼啸而过,在不远处放下一名乘客又掉头朝我们驶来。我连忙招收示意,可这名刚载过人的阿姨竟然说她表坏了,没法工作。紧接着,又有一辆车经过,却对我们视而不见。我俩有些绝望。 突兀的车笛声在身后响起,把我俩吓了一跳。一回头,身后停着一辆出租车。正发愣,车窗摇了下来,一个男人探出头来,大喊:“快上来啊,孩子!”如雷贯耳,将我俩惊醒。 司机说,他有一个女儿,和我们年龄相仿。看到我俩时,便义无反顾的让我俩上了车,因为他想起了他的女儿。听到我对之前几辆车的描述,他撇了撇嘴说“那都是怕你们弄湿他们的车,自私着呐!”看到妹妹的样子,他赶紧打开手抠箱,取出一条花毛巾,说“这是我备用的,还没用过,你快擦擦,别着了凉!”谈到他女儿,他的眼中有说不出来的自豪。 身旁的司机开心的聊着他女儿的趣事,妹妹在后座不时地被逗得开怀大笑,车里开着暖风,收音机放着轻柔的老歌,雨停了。 要解决学生练笔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不妨从头开始。首先,学生对话题作文需要先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所谓话题作文,是指可以借助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 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它的好处是x学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这样看来,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话题内涵的单一性与选材内容的宽泛性。单一性容易让学生写罢文章给读者主题不够突出或隔靴搔痒之感;而宽泛性又让学生选材茫然无措,用材力有不及。学生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一点坚信不疑:宏大的话题不该不加限定地做文章标题,动笔之前必须要在“化大为小”四字上下足功夫。就像给定的话题“温暖”一样,是哪个特定的场景之中、是谁、又是怎样的事情让我感到温暖。学生可以像内容概括一样用最简洁的语言讲给自己,也可以小组讨论思维碰撞,以保证对内涵把握的准确与选材的可驾驭性。写作来源于阅读,来源于生活,学生应该选取自己生活中的独有的、细小的,但是具有挖掘价值的材料。换言之,就是选那些能往往深处想、容易往细里写的材料,要让别人在我们的故事中流泪;当然,材料也可以是我们的阅读积累,我们也可以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至于说用材剪裁问题,抛开上面的作文不谈,但凡学生作品中出现的材料可取,但笔墨分配不好、详略失当,根本问题还是学生不会围绕需要凸显的作品主题去剪裁著墨。古人讲凡作一文,定有一文之主脑,主脑非他,立言之本也。可见,学生写作之前一定要明确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力求每句话都达意,每件事都扣题,让主题意识贯穿写作的始终。文章始终虽是寥寥几字,但放归到写作中就需要学生在标题拟定、起承转合的关键处花费心血。 针对学生习作中的硬伤,为了更好地回避上文提及的习作中的问题,笔者尝试对学生习作进行加工升格,以便说明。升格作文的标题变不明所以为直抵主题,凸显一个特定场景下的温暖,做起了化大为小的文章;笔墨分配上雨天自己焦急等车通过叙述迅速推进,之后借助语言、神态、动作等多种描写方法浓墨重彩地展现男司机催促、询问、关切,处处扣紧雨天陌生人的关心带给我温暖的这一主题。飞驰而过的司机与带给我温暖的司机不经意间又构成了对比。升格后的作文删除了原作中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妹妹”这一人物形象,力争用最简单的人物关系表现情节。同时为凸显主题,在原作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司机选无积水处停车这一情节,除考虑情节要有波澜外,更为了让文章内容厚重,言谈举止间皆体现陌生的司机在雨天带给我的温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