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
范文 | 唐瑛 【摘? 要】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对社区养老、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迫切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具有便捷性、个性化、精准化的养老健康管理模式。论文以上海某社区为个案,通过分析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在打破养老服务的时空限制、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率等几个方面对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带来的影响,并对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Abstract】With the aggravation of the aging process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the demand of the elderly for community pension and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s constantly rising. It is urgent for the government to introduce a series of convenient, individualized and precise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 modes for the elderly. Taking a community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home-based pension service in the community, points out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and other technologies may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y home-based pension mode in such aspects as breaking the time and space limitation of the pension service, expanding the service content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efficiency,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關键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影响 【Keywords】internet ; community home-based pension;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D699.6?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5-0126-03 1 引言 近几年“智慧社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智能化、信息化的元素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也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借助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入养老产业,通过建设养老服务平台、应用智能养老设备等,为选择在家中养老的老人提供便捷智能、及时精准的服务,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2 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1 人口老龄化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有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9%,目前我国已逐渐迈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到2030年左右中国将成为超级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上海是中国最早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也是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最严重的城市。 面对如此庞大的“银发浪潮”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将成为未来中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受到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制约,老年人大多不愿选择机构养老,而家庭养老又矛盾重重,单靠目前的养老服务体制已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个性化、复杂化和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亟待寻求一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并借助智能化科技手段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从而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 2.2 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的一种养老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老年人群对养老的期望值逐渐增高,居家养老还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介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之间,更容易为老人接受,有助于应对银发浪潮的冲击。 例如,上海市J区持续推进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3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1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59个“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291个老年活动室,形成“一站多点”的社区为老设施网络,有3万多老年人享受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间照护、康复护理、便民驿站、休闲文娱、餐饮服务、医疗诊治等六大功能区域,为社区老年人带来个性化、多样化服务。 2.3 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国外,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才刚刚起步,在实践服务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未综合考虑年龄段、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提供差别化服务。当前各街道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社区与老人之间存在“信息鸿沟”导致供需不匹配,缺少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务。 ②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化程度不健全,缺乏动态监管。目前老年人就诊信息尚未实现跨区域的互联互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未能主动干预、关怀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尚停留在简单的问诊或配药。 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或良莠不齐。当前光靠财政资金的投入導致入不敷出,削弱了老年人购买服务的欲望,导致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形同虚设。 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受惠对象比较狭隘。政府拨款主要针对的是高龄、孤寡、病残老人,对于其他老人服务收费标准则不统一,导致不少老年人觉得有失公平。 ⑤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心理辅导、精神慰藉专家。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收入待遇不高,目前护理人员大多以“4050”人员或外来务工人员居多,缺乏对康复护理和医疗保健知识系统的培训。 因此,社区居家养老要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超越社区本身狭小空间,就必须依托“互联网+”等科技手段。 3 互联网对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影响 3.1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方式 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新兴科技环境下,“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通过借助科技手段,依托智慧社区构建精细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升生活品质和获得感,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主要的服务方式包括:第一,居家紧急救助服务和体征数据动态监管。在家中通过使用生命体征检测设备等传感器,动态采集老人体征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在家中启动“一健式”紧急救助服务,可第一时间告知家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或直接接转至急救中心。第二,个性化定制养老服务。老年人或其家属可通过养老服务平台,根据需求进行定制服务,如预定上门送餐、老年远程教育学习课程等。针对老年人关注的保健康复、医疗护理等,也可借助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或手机APP进行预约健康保健、康复指导、医疗护理上门服务,以及在线保健、医疗问题咨询,还可获得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其他在线服务。第三,形成老年人电子化健康档案,实现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借助养老平台可查阅老年人的就诊信息,避免反复检查、化验等。 3.2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养老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对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势必带来巨大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第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打破养老服务的时间、空间、地域限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数据可实时更新,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有机整合,解决老年人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老年人在任何时间、地点只需登录服务平台或者手机APP,即可将自己的需求信息、基本身体状况、需预约上门服务的内容传送至养老服务平台。这大大改变了传统服务模式的诸多限制,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老人少跑路”的理念,极大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灵活性、便捷性。 第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养老服务的效率。借助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特性,只需老人在养老服务平台完成信息注册,即可查看老人近三年在各医院的门诊、住院诊疗信息,同时形成个人健康档案,而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也可以在线监管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慢病管理,主动关怀老年人,及时提出护理建议,大大提高服务效率,一改以往的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让老人在家中也能享受到胜似亲人般周到的呵护,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圆满,做到真正意义上无微不至的居家养老服务。 第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拓宽养老服务的内容。目前社区开放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多以提供生活护理、娱乐健身为主,较少涉及健康指导和心理辅导等。借助互联网在线功能的优势,通过设置在线咨询栏目,老年人可以在线咨询敏感问题或者保健方面相关问题,在线诊疗的医生可以是三级医院专家,通过专家问询极大提升了老年人的就医体验度,也大大节省了由专家医生坐诊的高昂费用。另外,互联网的融入也可拓展生活照料服务的范围,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增添养老服务的安全性。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养老方式更加智能,借助传感设备,佩戴智能手环的老年人一旦在家中跌倒或生命体征不平稳时,传感设备会立即通知家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紧急时可直接连到急救中心,一旦走失也可借助传感器上的GPS定位系统及时找到老人,通过科技的手段有助于老年人应急情况下的救援,又大大减轻了子女的后顾之忧。 4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4.1 当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果分析 通过对上海已开展使用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某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结构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以服务内容、操作性和服务质量、安全性及满意度等作为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应用效果用户评估指标,来评估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接受访谈的40位老人中,有8位老年人经常使用养老服务平台,有22位老年人偶尔使用,其余老年人听说过但从未使用。综合访谈内容,老年人对智慧型居家养老模式最关注的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设备的易操作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二是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的可选择性;三是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价格;四是医疗检测信息、个人健康状况评估信息的共享性。 4.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综合调研结果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对此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尚未完全接受,不经常使用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受传统思想、文化水平的限制,老年人本身对科技产品的使用率不高,操作时还存在一定难度;第二,对个人信息安全性的担忧,不少老年人除了担心泄露自己的隐私外,还担心一些不法商家、保健产品公司、民营养老机构获取老人健康信息后进行推销;第三,老年人对居家穿戴设备等智能化产品的价格较为关注。根据实际调查中发现只有少部分老年人愿意自己承担费用。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及软件开发企业应深入社区,深度挖掘老年人需求偏好,设计符合老年人特性、操作简便的服务平台,使老年人切身感受到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性; 第二,制定完善养老服务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加大对老年人隐私保护的力度,明确养老服务和等级评定标准,使企业还有居家养老行业工作者在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时有参考标准,避免质量不合格的养老产品进入市场; 第三,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给予软件开发企业一定的政府扶持,利用个人付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让智能设备走入居民家中; 第四,完善医疗服务互联网信息共享机制,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应将老年人电子病历、健康状况评估、体征数据等信息共享,实现诊疗和护理服务的精准提供,为“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实时的信息资源支持,真正实现健康信息的共享,打破行政壁垒。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渗透,“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必将成为今后养老服务的趋势,但智慧养老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完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实现我国养老服务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周小丽.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内涵、机遇、实现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9(2):183-184. 【2】尹欣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23):258,267. 【3】田兰宁.养老服务信息化认知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 【4】张中强.“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协同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7):90-93. 【5】齐家慧,吕青.构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中国人口报,2018(11):1. 【6】马彦.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9(15):13-14. 【7】林萍.大数据時代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究——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J].福州党校学报,2019(1):43-46. 【8】贺丽.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效果分析——以北京市K社区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8(1):24. 【9】余晓艳,赵银侠.我国智慧养老政策发展及实践问题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0):42-47. 【10】闫梦青.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J].电子世界,2019(10):63-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