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范文

    杨龙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来讲,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就促使教师应该在为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放在重要的位置。目前阶段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理论学习而忽视素质培养的问题,也就导致高中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较差。本文在对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几点对策,以为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能力 高中生 物理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57-02

    信息社会带给社会的变化是十分重大的,不仅表现在知识经济产业的发展,而且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新时代教学工作的重点;而且,在物理学领域,物理学界研究人员的每一个思想火花的迸发,都可能会对物理学界,甚至是整个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就意味着在物理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的创新思维是十分重要的。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促使高中的物理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物理实验的课堂上,将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阶段,我国高中的物理教学,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存在着过于死板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导致高中学生的物理成绩不见起色,而且还会对高中学生的终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进行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指的就是一个人能够根据已知的资源来创造和发明一种新事物的能力,这里的新事物指的就是哲学意义上的新事物。創新能力实际上来源于思考能力,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对事物有充分的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事物。当然,创新能力的成果不一定都是具象化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也可能是一个想法和思想的火花。创新能力不是凭空臆想,创新能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创新能力源于对既有知识的思考;其次,创新能力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培养,而且这种能力与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新能力具有可培育性;最后,创新能力的本质是一种灵活应变的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我国目前阶段的教育体制来说,存在着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就是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十分看重的,也就意味着学校应该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来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实际上,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综合素质只有学生本人考上一个科研水平比较好的高校的时候才能得到发挥,也可以说,综合素质实际上被困在了我国的教育体制之下,这样也就导致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高中的物理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有责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所侧重,不论是在物理理论的授课过程中,还是物理实验课堂上,都应该在提升学生物理成绩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自信,也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

    因为创新能力是建立在思考能力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只要有比较强的创新思维,相应的也就有比较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与其他科目相比,物理知识却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且每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都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学习好物理教师为学生设计的物理知识大纲,也可以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也有好处,即能够有效提升物理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无论是任何科目的老师都十分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高中物理教师也是一样,这是因为高中物理难度系数相对较大,所以一些外界的环境因素对物理课堂效率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具体来讲,首先,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高中物理课堂中来,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其次,物理教师应该照顾到不爱发言的学生,许多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因为物理成绩不佳,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建立自信,特别是应该避免学生产生“多说多错”的心理;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在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而在漫长的学习时光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创新能力需要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样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内容,所以说,高中的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要禁锢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之中,更不要受到旧有文化糟粕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个性成为考核人才的重要指标,个性指的不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与众不同,学生建立自己个性的过程应该是坚持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做实验,因为物理这种学科,只有在学生拥有亲身感受的时候,才能形成独特的记忆点,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比如说,在讲授伏安法测电阻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绘制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对一些错误的电路图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该让学生以小组模式思考电路图的对错,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绘制出多种模式的电路图。

    3.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绽放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不同的思想碰撞到一起后,有利于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这也是广告创意方法中,“头脑风暴法”产生的原理。比如说,在探究实验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教师应该在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组,再邀请学生各抒己见,这样能够集合所有班级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提升。

    四、结语

    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终生受益,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特别是对于一些难度系数比较高的物理知识,教师应该给与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这样才能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波.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9):66-66.

    [2]史云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施途径[J].科教文汇,2009(34):186-186.

    [3]陈炤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高教,2011(8):88-8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