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案例教学法在“灾害地质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
范文 | 张卫强 朱术云 曹丽文 【摘要】针对“灾害地质学”课程部分教学内容枯燥的实际情况,为保障教学效果,尝试采用了地质灾害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引发地方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贵州燃煤型氟中毒的案例讲解了地球化学元素的迁移过程,以最新的研究进展为例讲述了引发氟中毒的氟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灾害地质 ?地方病 ?地球化学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254-02 “灾害地质学”是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岩土勘察方向本科生在大学三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研讨我国常见地质灾害的种类、致灾机理、防治对策和相应的破坏效应与损失程度。通过研讨,要求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能够依据所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与处理方法,并对灾害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进行初步评价,学会提交简单的地质灾害评价报告等。基于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和私下沟通交流,笔者发现单纯讲述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以及一些陈旧案例无法引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比较浅显,且容易忘记。 针对这种情况,在保障教学基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生活中常见的、危害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案例,既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内容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靠度,同时给学生及时更新相关研究进展,及时更正以前一些认识不够深刻或有偏差的结论。印证了该教学方法在“灾害地质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课程特点及案例教学法应用概况 灾害地质学作为一门高校课程,已把专业理论知识、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理念和教育宣传进行了有机结合,可用于解决地质灾害识别、监测、治理和预警等实际问题,也是响应“群防群测”号召的理论基础。 我国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频度高和危害大等特征,按照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成灾地划分,我国常见地质灾害可大致分为12类,且这些地质灾害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且发育方式及形式也在逐渐变化。因此,及时了解地质灾害的最新内容及防治技术对地质工程方向的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地质灾害种类繁多,造成“灾害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且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较弱,加上内容相对简单(理论推导较少),造成学生在上课一段时间后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逐渐探索基础理论知识与典型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如在讲述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灾害时结合矿大的行业特色引入贵州典型的燃煤型氟中毒案例,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氟源进行了重新认识,为煤炭资源正了名。 二、案例的选择 合适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师的着眼点出发,考虑案例的问题意识、知识背景和篇幅长短,编写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案例,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主动思考、讨论和探索,并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故,案例的选择首先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案例选择中会着重选择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贴切实际生活的或具有行业特色的案例,编写过程中加入一些理论背景和专业基础知识,将教学内容具体贯穿于实例中,并抛出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发现问题,从而实现对地质灾害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三、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 在灾害地质学的地球化学元素异常与地方病章节中,最经典的案例是缺碘或碘过剩引起的甲状腺肿、与硒元素密切相关的大骨节病、氟元素引起的氟斑牙和龋齿等,但與煤炭相关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贵州地区的燃煤型氟中毒。中国矿业大学是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重点高校,故在矿大的课堂上讲解煤炭特色的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1)贵州燃煤型氟中毒实例 燃煤型氟中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病,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影响人的牙齿和骨骼。在以往的认识中,燃煤型氟中毒主要是由该地居民落后的方式燃烧高氟煤引起的(如图1所示),在展示此图的时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燃烧的是手握成的煤球,煤直接然燃烧后氟元素会扩散到哪些地方及防治措施,然后请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2)氟源最新认识 以往认识中,大家普遍认为该地区的氟中毒是由于煤中含氟量较高,直接燃烧煤导致煤中的氟释放出来进入大气、房间中晾晒的农作物、土壤和蔬菜中,人们长期呼入含氟量较高的空气、吃被氟污染的食物和水,最终导致的慢性氟中毒。引入最新研究成果,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该地区的部分燃煤中本身含氟量并没有特别高,但氟中毒的情况较严重。于是,科研工作者便对该地区的煤、煤泥混合燃料、拌煤黏土、辣椒、玉米等进行了氟含量测试,结果见文献。根据结果让学生思考引起该地区氟中毒的真实氟源,为煤炭正名,并留下思考题,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为什么该地区的拌煤黏土中氟含量很高及氟中毒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引入典型的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诱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了科研能力和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针对灾害地质学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多、各章节离散性大而教学学时有限的具体情况,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尝试采用了地质灾害实例教学法。以地方病典型案例为例,诱导学生主动思考有害元素迁移到人体的路径,结合最新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探讨了有害元素来源的最新认识,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了解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学习了一些科研方法。综合来看,在灾害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科研能力和素养,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克营, 张娜, 王红艳,等.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的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10):116-117. [2]王君超.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 法制博览, 2018(19):25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