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范文

    华承磊

    【摘 要】目的: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使用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6年1月至10月我院的110例后循環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5例,对照组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前列地尔联合丁苯酞治疗,两周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8%,两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4%,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是7.3%,无统计学差异性(P > 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接受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症状,促进血流速度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几率,临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丁苯酞;前列地尔注射液;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血流速度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033-0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1]。患者发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时,血流速度减缓,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2]。根据研究显示[3],诊治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暂时性的脑梗死,危急生命。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以改善脑组织缺氧缺血症状,改善脑循环。丁苯酞可是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两者联合使用的报道还比较少。此次我院就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10月我院对11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为首次发病,起病至就诊时间在48 h以内;经颅多普勒(TCD)辅助检查显示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排除标准:存在脑出血、脑梗死和眼源性、耳源性等其他导致眩晕症状的相关疾病,存在认知障碍,治疗依从性差,存在药物禁忌症,资料不全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有30例男性和25例女性,44至78岁,平均(58.2±9.4)岁;起病至就诊时间6~48 h,平均(22.7±8.2)h。观察组有28例男性和27例女性,42至76岁,平均(57.6±9.8)岁;起病至就诊时间8~48 h,平均(23.4±8.4)h。两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可以比较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选后,均给予控制基础疾病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具体给药方案如下:前列地尔注射液20 μg(蓬莱诺康,批号1609132)+生理盐水100 mL静滴,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批号118160818)0.2 g/次,3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应用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生活基本正常;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生活受到较大影响[4]。总有效=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8%,两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0.05)。对照组有1例血管炎、2例胃肠道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4%,观察组有1例血管炎、3例胃肠道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是7.3%,无统计学差异性(P > 0.05)。

    3 讨论

    眩晕在神经内科的发病率比较高,约有20%至30%的人群出现过眩晕症状[5],后循环缺血是导致眩晕的常见原因。患者发病后,有旋转,眩晕、恶心的表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通常来说,脑梗死不会早发病早期出现,积极的治疗能够得到改善,如果延误则会导致梗死等严重症状,对患者远期健康不利[7]。现在临床中的治疗方案比较多,没有统一结论。寻找有效治疗方法意义重大。前列地尔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释放,扩张血管,缓解痉挛,改善患者的功血情况[8]。丁苯酞可是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8%。综上所述,前列地尔和丁苯酞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军,唐娜.尼麦角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3):291-295.

    [2]林彬,陶杨,王东宁,等.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 12(18):64-65.

    [3]王媛,贾建平,孙永馨,等.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4):311-31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4.

    [5]冯家银.中药药氧联合丁咯地尔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104-105.

    [6]于峰.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172-1173.

    [7]Wen Y,Zhang C,Zhao XF,et al. Safety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s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with vertigo [J]. Neural Regen Res,2016,11(8):1267-1273.

    [8]李新萍,冯彦敏.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33):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