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法修辞教学的应然探讨
范文

    丁宏喜

    [摘 要]语法修辞知识是语言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语文学习方法的科学总结。在语文课中,教学语法修辞知识的作用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感的生成,培育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之情。具体的教学策略是随文学习,学以致用,合理考查。

    [关键词]语法;修辞;语文教学

    一、语法修辞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历史发展

    清朝末年,面对西方科学文化的强势冲击,具有改良主义思想的外交家、语言学家马建忠就提出:西文有一定之规矩,学者可以循序渐进而知所止境,华文经籍虽亦有规矩隐寓其中,特无有为之比拟而揭示之。在马氏看来,西方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性,因而语言就容易学习,而华文没有揭示规律,学起来无疑是在黑暗中摸索,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尝试才能成功。于是,他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发表了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开山之作《马氏文通》,目的在于借鉴西方的语法理论,揭示“华文经籍”中的“一定之规”,以此来提高语文水平,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语法修辞知识由此开始进入语文教学领域。从此,知识的讲授代替了传统的积累模仿,技能训练代替了经验感受,讲解分析取代了涵泳体悟。语文教学一改传统混沌玄妙、意会沉潜的做法,变得明确具体,富有科学性,为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然而,进入教学领域的不是针对语文能力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而是简单地把学科性的知识转移到了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一种以研究语文取代学习语文的倾向。它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为讲知识而讲知识,以致教学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概念术语的现象,活生生的文本被零敲碎打成一个个知识点、训练点,生动鲜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被机械、单调的技术操作所代替。这种简单地把语言自身规律等同于语言学习规律的做法,造成了语法修辞知识在教学中的尴尬局面——人们普遍觉得现有的语法修辞知识没有用,学生学习被动,以应付考试为目标,却没有形成实际的语文能力。

    进入新世纪,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版)明确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随后淡化语法修辞知识变成了语文教育界颇为时尚的话题。语文教师和有关研究人员回避甚至排斥语法修辞知识,把传授和考查语法修辞知识当作落后的意识。

    那么,多年来主宰着语文课堂的语法修辞知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真的就山穷水尽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语法修辞知识是语言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语文学习方法的科学总结,“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非意味着不要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也不能理解成不教不学。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养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语法修辞知识的介入,语文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对部分天资聪颖、语言敏感性强的学生而言,语文能力固然有可能在反复诵读感悟中发展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却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的路才能把语言学好。因此,颁布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时,删去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句话,并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新增了“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和相关要点,意在加强这方面的教学研究。

    二、语法修辞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作用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与点拨(语法修辞知识)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这为我们明确了语法修辞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语法和修辞均与语言应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又各有各的职责。语法着重把话表达通顺,修辞则着重把话表达生动。学一点语法修辞知识,使学生的说和写更通顺、更规范,理应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然而,当前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逐步下降,他们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不会解释,对稍微复杂的句子不会分析,对复杂的多重复句不会断句。比如,从“的、地、得”的区别使用来说,因为语法修辞知识的缺失,许多小学生分不清,许多教师也束手无策。如果学生懂一点词性知识,明白名词前面用“的”,动词前面用“地”,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用“得”,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如果学生懂得语法修辞知识,就会修改病句时得心应手,如词语搭配问题、缺少句子成分问题等,适当的理论解释能一下切中要害,但教材很少涉及这些知识,需要教师给学生讲解并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如“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以后,使我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如果没有“缺少主语”这样的语法知识,单凭语感需要花费很多的工夫。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对于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大有益处。

    2.有助于生成和完善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对言语对象直觉地感悟和把握,最能体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语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一是尝试错误,二是领悟。尝试错误可以称之为“试误”,即让学习者在单纯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强化语感,其间要经过大量的训练,走许多弯路,所以效率比较低。领悟是以语法修辞知识为先导,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语法、修辞、逻辑和写作等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发现并悟出语言文字的规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自觉接受来自各种语法修辞知识的指导、规范和修正,并大大提高语感生成的效率,语感的质量和品位也会随之得以提升。由此可见,语法修辞知识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语感,但有助于语感的生成和完善。

    3.有助于激发和培育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开宗明义: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热爱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学好语文的基本条件。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学生才会产生兴趣并升华到热爱的感情境界。

    例如教学“聪”字,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去认识:“聪”为什么是“耳”、“眼”、“口”、“心”的组合,并且“耳”占一半,“眼”在上方,“口”在“心”上?如果用现代科学来分析,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认识高度:科学研究证明,人在幼儿时期获得的知识有70%是通过听力获取的,因此古人认为耳聋的人就“失聪”;一个人如果要聪明,仅仅听了还不够,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所以“眼”在上方;另外,要会用嘴“辩论”,再把所闻、所见、所辨沉淀到心底,所以“心”在右下角。“心”字不可太大,意味着聪明人不可自满。一个“聪”字,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意蕴啊!通过适当的字理溯源,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这样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还培养了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三、语法修辞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教学策略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细读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梳理出三条教学策略。

    1.随文教学,需要教师独具慧眼

    因为课程标准主张“随文学习”语法修辞知识,不主张“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所以语法修辞知识似乎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销声匿迹了,相关教学也难以融入课堂。其实,每篇课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法修辞知识,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从中选择、确定,有计划地开发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看似随意实则有心地进行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让学生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掌握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

    如在教学《春联》(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上)时,通过诵读欣赏课文里的五副春联,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的声律美,还可以适当介绍一些词性知识,让学生体会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的对仗特点,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找几副春联,将上下联次序打乱,让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对仗知识做“连连看”的游戏,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掌握相关语法修辞知识,从而实现随文教学。

    2.学而时习,在实际运用中体味把握

    随文学习,学生所接触的语法修辞知识是零碎的,教师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加以梳理,温故知新,形成整体印象,并根据不同知识的性质,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其自身的言语经验,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比如,“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教材中出现次数较多,几乎每个年级的课文中都会出现。在苏教版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练习1“处处留心”版块,编者专门安排了一次关于拟人修辞手法的练习: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从中找出把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看谁找得多;再读一读这样的句子,体会用了拟人手法句子的生动性;最后让学生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吹,杏花开了”等四个句子写得更加生动。教材的编排体系所遵循的正是这样的规律:复习随文学过的例子—激活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指导点拨—在实际运用中体味把握。

    3.合理考查,但不随意拔高要求

    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要看学生掌握得怎样。除了看学生日常读、说、写的能力之外,还应在考试时合理地进行考查。所谓合理,是为了避免有的教师重蹈“为考而教”的覆辙(即在教学中对语法修辞大加分析,使语文学科变成语言学科),也为了纠正有的教师在“不考即不用教”错误思想指导下产生的轻视语法修辞教学的现象。

    可喜的是,已有众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这一点,如近几年的语文试卷中出现了较多的语病修改题、仿写句子题等,就是因为上述原因。但也有一些试题随意拔高了要求,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相关概念、定义。

    总之,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在于形成能力,语文课只有重视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准确把握语法修辞教学的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刘 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