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教师资格考试形势下的高校教育学公修课程设置 |
范文 | 贾茹 [摘要]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不仅要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形式进行变革,还要对高校的教育学公共课程进行变革与创新。在今天的高校公共课程创新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措施成为高校教育学公修课程改革的重点。主要探讨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学公修课的课程变革与课程设置。 [关键词]教育学;公修课程;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158-02 一、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作为现代师范院校以及开设教师教育专业的其他院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一公共教育学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长期的制度积累,对新时代教育的改革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以下将是对这些问题的主要分析。 (一)公共教育学方面的教材陈旧 因为教材没有进行及时更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教材的内容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落后的教材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主要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实际应用性,只对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无法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深入理解,应用能力较差。 (三)教师的教学评价有局限性 教师注重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改革高校教育学公修课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要精心选择与调整 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一考试对学生的教育理论知识及其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并不断地创新,是教育行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方法之一。新形势之下,高校教育学公修课需要进行充分的课程变革,笔者先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论述。 1.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施教,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这一直是教育行业中存在的极为重要的问题。而在今天,采取怎样的教育方法必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以后的自身发展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2.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格外重视其本质。不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其本质是不变的,不管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授课,都离不开对教材的使用以及改造这一本质。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偏重于对教材本身的使用,忽视了对内在知识的解读以及拓展,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可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教育现象以及出现的教育问题正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一味地按照教材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容易出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这对学生自身的教育与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3.对公共教育课程来说,其教育应该针对不同的教育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并对教育中出现的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相应的指导,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高校教育学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进行施教。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发挥现代教育的有效特点,才能够为将来培养促进教育学发展的人才。除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自身的个性与特点,在教学时还需要对各种存在的教育实践活动作出科学的指导与分析,这对今天的教育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教育内容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增添或者删减,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构建教育学知识框架 在根据相应的教育情况制订教育内容之后,还需要对这些教育内容进行详细划分,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建造一个知识学架构,这是学好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关键。 一门课程中所包含的全部知识点,其实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这样的逻辑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对教师的教学提供很大帮助,对完善教育的教学具有辅助作用。 因此在授课之前,教师一定要找到教育知识中的逻辑结构,并根据已有的逻辑结构建造一个合理的知识框架。通过建造这个框架,学生可以大体了解所学的全部知识内容,对学习知识的逻辑性有很大帮助。这样能够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盲目性或者被动性问题,还可以有效避免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片面化严重的问题。 除了在教育的过程中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及其逻辑性,在教师教授完各个章节的时候,也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各种知识进行有机串联,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知识进行逻辑性的学习与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在以后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形成全局的知识学习观念以及形成相对较开阔的学习思路。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的时候需要注重学习知识框架的构建2。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对公共教育学课程来说,其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这些多样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在进行公共教育课程的授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授课方法进行知识的講授。例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育方法。并且,在使用某一种教育方法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多种其他教育方法进行组合性教育。这样的方法在今天的教育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由于公共教育课程的课程理论性十分强,因此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教师会采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在教育学中有很大的应用,在其他学科的教授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2.使用讨论的方法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除了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还在与同伴不断地讨论中获取知识,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对调节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很大帮助。 只有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思考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这样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四)引导学生阅读教育学经典名著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教授,还需要适当地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并且将课外知识的学习作为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帮手。 使用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一效果。对教育本质这一问题的探讨,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在教材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其结果也可能只是找到一些现成的知识点结论,而不是一些经过学生反复思考总结的知识。这样对学生自身学习知识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在学生找完结论之后可能会将结论忘得干干净净,而没有很大的学习上的收获,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广泛地学习教育类的经典名著,引导学生对这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广泛地阅读、了解与思考,經过一番思考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才能够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当然,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阅读笔记,并且根据自己的读书笔记反复地思考,研究问题的最终解答方案。这对深化教育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具有很好的作用。 (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教育与学习进行客观评价,才能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遗漏,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都有很大的辅助作用4。 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这样的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或者评价结业考试等,并以一定的分数或者等级呈现出来。在以后的教学评价方式的应用中,还应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创新,以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 (六)提高教育学专任教师的素质 当前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变化情况对今天的教育学专任教师的索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天的时代发展与进步中,只有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与自身素质才能够在教育行业中站稳脚跟,并且促进当今教育业的良好发展。在教师的素质与使命方面,具有以下几点重要变化。 1.对教师定位清晰。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正发生着重要变化,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这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只有转变教师在教育中的这种地位,将学生的主导地位确立下来,才能够紧跟教育的发展脚步,实现更好的教育成果5。 2.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且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具有一个较高的认识。教师只有重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丰厚知识的基础上优化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才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行有深度的教学。 3.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时代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创新精神以便更好地融入教育改革中,并且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总结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改变,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也逐渐深入,并成为当前社会所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之一。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不断变化的今天,高校教育接连受到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需要对高校的教育进行改革,并且结合当前教育学课程的现状进行课程变革与创新,研究适合时代发展的高校教育公共课程,并将具体措施应用在当今的高校教育改革中。对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格外关注,精心选择教育内容并对目前的教育内容进行仔细调整,有利于进一步构建教育学知识框架并促进课堂教育方法更加丰富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军涛.多元化评价对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 [2]杨梅,郑枫.“国考”背景下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3). [3]车雪琴.案例教学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的作用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 [4]张璇.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基于“活动教学模式”的视角[J].课程教育研究,2015(8). [5]王道俊,王坤庆.面向21世纪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