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互联网+研究生教育”的跨界融合看新型教育模式的形成
范文

    李爽 赵璐

    [摘 ? ? ? ? ? 要] ?“互联网+研究生教育”的跨界融合带动了教育的创新驱动和结构重塑,开放的生态体系迫切需要调整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从研究生升学、就业压力增大到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角色缺失、从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到高校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失衡,太多的教育失败个例被媒体发酵,被大众口诛笔伐,传统意义的师生关系从“和而相悦”走向“被动对峙”。针对这种教育现状,借助儒学典籍梳理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而探讨“互联网+研究生教育时代”新型教育模式的形成。

    [关 ? ?键 ? 词] ?“互联网+研究生教育”;新型教育模式;跨界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3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84-02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已成为其中的一个加数,于是有了“互联网+研究生教育”一词的出现。研究生教育的科研教育特质和 “互联网+”的时代特征结合,更能准确地反映高校研究生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更有利于在线教育实践和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更有利于深刻、理性、健全地促进研究生教育与互联网结合,更有利于高校教育者和研究生成员利用教育和互联网服务更好地成长发展。

    一、“互联网+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跨界发展已形成典型的六大特征,这也成为关注“互联网+研究生教育时代”的师生关系的前提

    (一)高校研究生教育与互联网远程教育的跨界融合

    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已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横贯到慕课教育、“互联网+”就是跨界交流,是教育变革,是网络信息开放,是教育教学重塑融合。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跨界融合,教育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互联网与高校慕课的融合协同,使高校图书馆IC物理层建设群体智能得以实现,从教育改革的信息化过渡到慕课教育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

    (二)“互联网+”导致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创新驱动

    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资源驱动早就难以为继,高校教师包括传统教育思维必须转变到“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正是互联网时代的特质,也是高校教育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创新,也更能发挥教育与互联网慕课的力量。

    (三)“互联网+”导致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重塑

    信息革命、全球化进程、“互联网+”教育业已打破了原有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構、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教育者结构构成、课堂讲授规则、教育网络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研究生教育”使慕课构成和教育变革成为高校的可能。

    (四)“互联网+研究生教育”是尊重研究生人性化发展与创造性表达

    研究生个体的创造性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力量,“互联网+”教育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的也来源于对研究生人性的最大限度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

    (五)“互联网+”引导开放生态的评价体系

    关于“互联网+”教学,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教学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过去制约教育教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教学创新连接起来,让慕课教育搭建全球“互联网+”的平台,让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市场驱动的调节下形成开放生态的评价体系,让教育者改变教育模式,让受教育者有机会实现个体价值。

    (六)“互联网+”连接教育层次的方方面面

    教育连接是有层次的,从基础教育阶段的微课到高校慕课的实现;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研究生教育在互联网的推进下已经达成学术前沿的连接、知识共享的连接、教育调整的连接,未来的教育资源必将在互联网的调整下达成一致。

    二、“互联网+研究生教育”的融合带来的新时代师生关系变革

    现代教育的压力让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矛盾日益激化,学校与社会产出与投入成为难以回避的痼疾。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应该何去何从?现阶段和谐师生设定应该经历哪些变化才能达成最终目标?我认为应从传统儒学中重新审视师者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定位,明确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成教学最合宜的状态。

    (一)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和谐的社会需求”之上

    互联网时代的研究生教育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教学矛盾转变为管理矛盾。高校师生在教育思维与学习模式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课堂授课的知识不对等矛盾、网络慕课的平台受众问题、高校学术造假的不断曝光、部分高校管理者的监守自盗与学术腐败让学生的信任降到最低点。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的话语道出了教师的本质。达者为师,弟子为学为道自然躬亲于师,师生的关系在传道授业的前提下达成解惑传承的目的。夫子所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这才是和谐的教育愿景。而教育从最初出现就应该是资源集中且受众有限的传承行为。传承是本,遵循是辅,何来管理矛盾之可言。由此不难看出“理想的师生关系焦点不是‘关系而是‘理想”[2],让教学管理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忽略了根本的传道解惑功能。

    现实教育环境中,成为研究生的“90后”都是在《青少年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的陪伴中成长起来的,特定时代的教育更多承认学生主体被保护的权利,而忽略了成长的青少年应承担的义务,更多时候成为束缚教师合理管理的羁绊。在社会广泛倡导的“民主化管理”的口号声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民主承担的主体首先是心智健全有主体行为能力的人,学生在对所承担权利与义务还一知半解的前提下堂而皇之地享受廉价义务下的绝对权利,导致条例法令更多指向对从教者的行为规程化、责罚明确化。当这些学生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生时,对受教育模式的多样化选择和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对接使当代大学研究生更愿意尊重学术第一性原则,而抛弃尊师重道和“和而相悦”的教育理念。

    (二)教育本身是教化德育,师生间“和而相悦、谐以共强”才是发展之道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提及“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3]这般的求学之艰、治学之难是现在学生很难想象的,更是他们不能接受的。传统的儒家教学中,从来不会一味讲授文化典籍,孔夫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就以“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弟子必修课程,六艺的推行让儒学弟子积极入世,讲究学思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在的学习目的性大打折扣,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必然,把考学当作一种手段,把考取“211”“985”的研究生视为自己的目标,把获取社会利益作为终极追求。

    高校教师在教育环节中弱化为知识的讲授者,失去的是对研究生的导师引领作用,道德及人格的塑造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而研究生在教育目标改变的前提下成为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被削弱了,课程、学业、教师、考试都是不得已要面对的过程,遵从、礼敬自然被消解,制度化的教育自然带来个体自由的反抗[4]。由此看来,高校教师与研究生“管”与“被管”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一种必然,在教育目的未还原的前提下矛盾只能不断激化。

    (三)改变教育手段达成合理评价标准

    1.建立高校研究生院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慕课活动的权效支持

    以考试为衡量标准的传统模式理应调整。在高校中组建社团,借鉴国外社团辅导的模式,积极让高校研究生在社团活动中完成协作评测;开设慕课对接的学业测评机制,让网络教学和未来的学业兼修甚至是毕业认证相结合;引入国外大学选课机制,让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有自己可选择的课程,辅以国外同学术领域的慕课体系;在学期验收时调整验收标准,将研究生参加社团、参与慕课课题、发表论文、发明专利等都成为评价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方法,学校给予研究生图书馆IC空間的使用权,给予研究生慕课课时时间,用配套横向体系给予研究生多元评价,促进研究生专利发明的申报,提升互联网时代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2.构建和谐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提高“互联网+”时代研究生的角色体验感

    每个时代高校教育的社会构成总体上是相对保守、封闭的,而“互联网+”却是当下社会技术和理念传播的前沿,是开放的。“互联网+高校研究生教育”使互联网思维占主导,颠覆以往的教学主体、教育模式和运营思路,并对传统教育体制产生倒逼作用。大学研究生院应该承担与国外对接的学术前沿领域,将慕课、社团、发明专利与传统意义上的课题论著评价对接,达成研究生在互联网时代的角色对接,构建和谐的教育体验。

    一些人认为,“互联网+高校研究生教育”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嫁接互联网,教育行业传统思维占据主导,无论技术、人才,还是运营管理等都与互联网特质相去甚远,产业升级速度缓慢。实际上,这种希望通过互联网对高等教育做“颠覆”的认知,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岂不知唯有将互联网力量激活,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力量,变革才是理性和良性的。

    以“互联网+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方式推进教育改革的实践,强调的是教育内部变化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有了互联网技术就意味着先进,采取慕课教育就代表变革,而是需要切实以高校研究生的发展为本,依据“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新的可能性,遵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主动地在高校教育哲学、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技术、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高校组织等多方面谋求变革,而非被动地成为“互联网+”的拖曳或补丁,从而实现对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

    让每个高校研究生都有多种角色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能让评价机制变得更多元化,消解师生在教育教学之间出现的矛盾,也会对社会人才的选拔给予最佳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2]梅洪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产生于和谐的教育生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宋濂.宋学士文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美]巴巴拉·明托.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M].王德忠,张珣,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编辑 冯永霞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