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开启德育课的金钥匙
范文

    胡雪娟

    [摘 要] 主要从新课导入的方法——温故知新、设疑导思、朗读导入、故事诱导、图像激趣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开启一堂良好的德育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德育;新课导入;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229-01

    所谓新课导入,是指教师在授课起始环节中,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新内容,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四十分钟的授课过程中,開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开头是什么”的强烈好奇心驱使他们对未来的知识领域进行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讲,新课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多年来,笔者都比较重视这一环节,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我们对新课导入的方法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温故知新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然而技校学生的自觉性与自控能力较差,不会自觉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时不时地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加强学生记忆。

    如讲“了解权利,明确责任”一课时,老师向学生提问:“到目前为止,在我们所学的法律中,一共学了哪几部法律呢?”这个问题会勾起学生的记忆,他们会回答《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此时乘胜追击,再问:“那么我们上节课所讲的《刑法》中,又讲了什么内容?”学生会选择上课印象深刻的内容来回答,如马加爵案例。而老师此时循循善诱,继续问:“马加爵犯的是什么罪?”学生会异口同声及其响亮的回答:“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我国《刑法》是怎么处置的?”这样就把学生引入了关于刑法的复习中。在温习完了上节课内容之后,紧接着老师话锋一转:“我们国家除了这两部法律之外,还有一部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民法》。”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解权利,明确责任”,引入课题。

    二、设疑导思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抓住学生好奇心,循循善诱,不断揭示知识的新矛盾,使他们疑中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德育一“健康心理的表现”一课时,老师故作神秘地让学生把两手张开,让他们十指交叉,然后仔细看是左手的拇指在上面还是右手的拇指在上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此时,抛砖引玉,老师再引出一个跟讲课内容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心理测试,看哪只拇指在上面来证明你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学生的求知欲已被激发出来,老师在告知答案后,随即板书课题,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

    三、朗读导入

    不要轻易去爱/更不要轻易去恨/让自己活得轻松些/让青春多留下些潇洒的印痕/你是快乐的/因为你很单纯/你是迷人的,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

    在讲授德育一“增强自律能力”——“早恋”这一课题时,老师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诵这首诗歌。这种朗诵方式可深深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入境生情。接下来乘胜追击,让学生表演心理话剧《都是爱情惹的祸》,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种朗诵句段、诗文、名人名言以及表演话剧等方法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导入新课,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四、故事诱导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老师搜集、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使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听讲中,初步领会本节课要讲的内容。

    如在讲授“预防违法犯罪”一课时,老师先抛开枯燥的教材,带领大家走进牛奶的世界——蒙牛和伊利。老师给学生讲两大总裁之间的故事,即伊利集团的总裁郑俊怀为了跟蒙牛集团的总裁牛根生一争高下如何不知不觉的走上一条犯罪的道路。语言生动有趣,故事精彩纷呈,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感叹郑俊怀的糊涂,佩服牛根生的大度,从而对犯罪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继而引入课题,板书授课题目。

    五、图像激趣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网络的普及,上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已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方式。而新教材图文并茂,我们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插图“活”起来。俗话说,一堂没有图片和视频的多媒体教学是不合格的教学活动。所以在制作幻灯片时,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恰到好处的解释词,可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在讲德育二“聚焦货币”这一章节时,老师利用PPT展示世界各国不同的货币图片,可成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再将各国货币与人民币的兑换率告诉学生,他们会为人民币升值而自豪,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进而对货币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而好奇。所有这些对即将要展开讲解的新课内容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充分利用好这把金钥匙,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那将是非常理想的效果。从而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开创德育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乙苘.浅谈职高德育课堂的导入方法[J].职业时空,2011,7(11).

    [2]田清华.浅谈职高德育课新课导入注意事项[J].教育论坛,2007(24).

    [3]张克勤.让德育魅力从头开始[J].教育战线,201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