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应用文写作中的“惯用体式”问题 |
范文 | 孙雅萍 [摘 ? ? ? ? ? 要] ?应用文写作课是一门培养大学生常用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针对目前大学生应用文写作学习的现状,从应用文写作中所需遵照执行或参照执行的约定俗成的“惯用体式”也在不断变化的问题及课堂教学中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初步研讨。 [关 ? ?键 ? 词] ?应用文写作;约定俗成;惯用体式;变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152-02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为处理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公私事务而写作的文体,有着为“办事”而“行文”的实用性的特点,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形成的“惯用体式”的文章。 一、应用文写作中存在可以沿用的“惯用体式” 应用文写作的这种约定俗成“惯用体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公务文书文种在遵循规范化文件过程中形成的文种适用范围及格式规范,这可以称作“规范的惯用体式”;二是人们在长期的使用中所形成的并共同遵守使用的文种适用范围及格式规范,这可以称为“约定俗成的惯用体式”。 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文写作课的性质一般都定位为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安排的课时十分有限,多数总课时为80学时左右,在如此有限的课时中要完成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任务,教学的切入点就非常重要了。讲解应用文的基本特征,选择常用的重点文种讲解,以点带面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思路。为了便于学生快速入门,掌握常用应用文种的适用范围和文种格式,在教学中笔者把应用文写作原则界定为两个方面:一是公务文书在文种适用范围及格式上需遵照执行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发布的規范性、标准化文件的规定,采用“规范的惯用体式”;二是公务文书之外的如事务文书、交际礼仪文书、行业专用文书等,在文种适用范围和格式上可延用“约定俗成的惯用体式”,文件拟写格式也可参照使用公文文书的“规范的惯用体式”。 为了有效地达成因“办事”而“行文”的目的,这种规范的、约定俗成的惯用体式在一定时期是相对稳定的,是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一定时期里最科学、最适用、最简洁、最方便应用的格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拟文者和受文者都能掌握和遵循这种惯用体式,人们在使用应用文办事时就可以把重点放在正文的写作和阅读理解上,快速传递或阅读理解应用文内容上的信息,提高办事效率。 二、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的可以沿用的“惯用体式”只是相对固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应用文写作中所需遵照执行或参照执行的约定俗成的惯用体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需遵照执行的规范性文件的版本一旦发生了变化,或者人们参照执行的应用文文种格式有了细节上的变化,在应用文写作时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顺应这些变化。 以党政机关公文为例,最近一次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和格式规范的变化情况是: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7月1日起实施;2012年6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12年7月1日起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同时终止使用1996年5月3日起实施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2001年1月1日起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27日发布)和国务院办公厅于1997年12月20日印发1997年12月修订的《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国办秘函〔1997〕350号)。 比较目前实施中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和已终止使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在党政机关公文种类、公文名称、公文要素、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公文处理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意味着从2012年7月1日起在党政机关公文拟写中所需遵照执行的规范发生了变化,使用者在拟写和处理公文时便需按变化了的规范来执行。 虽说这种变化是细微的,是对以往遵循的“规范的惯用体式”的细化或优化,但在新旧规范交接的过渡期,人们在应用文写作时会受到留存于变化之前已出版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学术论文、网络资源、人们的思维和写作习惯中的原有规范的制约和影响,人们需要时间去接受和适应这种变化。 三、现行教材、网络资源中的实际情况 (一)应用文写作教材情况 目前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依然以印刷出版物为主,印刷出版物的编写、出版有一定的周期,在新旧规范交接的过渡期编写出版的教材中留存有原有的惯用体式的痕迹也是非常正常的。 以笔者2016年2月至6月执教的2014级学生所使用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为例,这本版次为2014年6月第1版的教材中的“行政公文”部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这两份有关党政机关公文的新旧规范性文件在不同的地方均以行文依据的形式出现了。 在这本教材的“行政公文”部分共引用了6份公文的发文字号,其中有1份公文的发文字号中的年份是用六角括号“〔〕”括入,1份的发文字号中的年份是用圆括号“()”括入,4份的发文字号中的年份是用方括号“[]”括入。事实上已终止使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和现行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对发文字号中括号的使用规定都是“‘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圆括号和方括号的使用从未列为规范用法,属于原本就不符合惯用体式规范的实例。 在这本教材的“行政公文”部分引用了7份成文日期均用阿拉伯数字标全了年、月、日的公文,其中成文日期在2012年7月1日前的公文有3份,而2012年7月1日前公文格式的依据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对成文日期的规定是:“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在成文时间上用阿拉伯数字标全年、月、日是不符合这三份公文行文的那个时期的规范的。 以笔者2018年2月至6月执教的高职2016级学生所使用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为例,这本教材的版次为2017年4月第2版,应该是这本教材2009年8月第1版的修订。这是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7月1日实施后修订出版的教材。但是这本教材的附录一是现已终止使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附录二是现已终止使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办法》。 这本教材的“行政公务文书”第一节中行政公文的种类、行政公文的写作指要中的“格式”与现已终止使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内容一致。第二节通知中对通知适用范围的界定依据是现已终止使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在应用文写作中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标点符号使用的最新标准是2011年12月30日发布,2012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此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应用文的程式化及文面规范中引用的仍是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颁布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二)网络资源情况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网络资源是学生在学习和完成作业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性的信息来源。网络资源具有的共享性、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使人们可以便捷、迅速地上传信息和获取信息,智能手机、电脑等互联网设备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普遍运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个人自媒体的普及也使得互联网成了学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网络上各个时期由不同的人上传的资料均同时存在于网络这个巨大资源库里,这些信息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的取舍编辑,与教材相比存在的问题更多。学生在参考时会产生疑惑或被误导。 以公文文种之一的“会议纪要”和“纪要”为例,在2012年7月1日起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会议纪要”已更名为“纪要”,但直至2018年6月笔者用手机在网络上通过百度搜索“会议纪要”时,搜索条下方出现的提示有“会议纪要模板”“会议纪要格式”“会议纪要范文”“会议纪要范文及格式”等,可以说学生写作时所需参考资料类别齐全。点開搜索,头条是“会议纪要—图片”,第二条是“会议纪要—百度百科”,此条释义全文未提及现行党政机关公文文种中“会议纪要”已更名为“纪要”。继续查询“纪要”,“纪要—百度百科”中第一段的释义为“纪要,汉语词汇,读音为jì yào,指的是记述要点的文字。会议纪要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多人会议需要明确会议谈论的内容,并由与会人员共同签字确认”。这是“纪要”的词义解释和“会议纪要”的结构形式及简要的写作要求,没有指出“纪要”是现行党政机关公文文种之一。此词条释义全篇均未提及现行党政机关公文文种中“会议纪要”已更名为“纪要”。文末参考资料标注的资料引用日期为2013年9月28日。这个时间在2012年7月1日之后,而且至今没有更新。 四、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应用文写作的“惯用体式”的问题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可以送一程,却很难伴一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应用文写作中现时的规范和约定俗成,还要让学生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发展变化过程,并就在写作时需遵循的规范性文件的变化情况进行说明,让学生明确写作时需遵照执行和参照执行的依据,并且在今后的应用文写作实践中能够主动了解和掌握变化了的规范和约定俗成。 (二)课堂教学中建议学生留存(寻找)一本应用文写作的教材以备不时之需 教材是从事相关学科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的结晶,是值得信赖的参考资料。 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应用文的许多文种的写作并不具有现实需求,因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为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留存一本教材,并要求学生将教师在课堂上补充或更正的内容记录在教材上以备今后的不时之需。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的应用文写作实践中还可注意寻找最新版次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作为写作参考。 建议和引导学生慎重对待网络资源,要在明确了应用文写作规范的基础上去查阅、甄别、借鉴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洪威雷,刘伟伟.新编大学应用文写作[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张军.新编应用文写作训练[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张天来.应用文写作[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曾玉宏,王素娟.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乔刚,甘小.大学实用文写作[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