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职专业课教学“二三四”教法初探 |
范文 | 房玉锋 [摘? ? ? ? ? ?要]?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若不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学将成为“无稽之谈课”,若不讲究教学方法,那么教学将成为“掩耳盗铃课”。为此,根据中职专业课特点及中职生实际,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尝试“二三四”教学方法,以期建立“让理论围绕实践而为实践指导服务,让实践强化理论而为理论客观验证”的专业课教学模式。 [关? ? 键? ?词]? 中职教育;专业课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66-02 一、把握重点,理清思路,横向明确二条主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落实到教學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达到既懂又会,学以致用。 (一)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明确理论主线 理解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形成概念是学生掌握技能的前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产生兴趣,积极思维,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形成明确的概念。教师指导学生逐步从教材繁杂抽象的描述中提炼出精益明确的理论主线,特别是现今“互联网”“APP”等的广泛应用,让教师(学生)把教材知识扩展的多样化有了更多的可能和选项,相较过去教材重点把握不全、教材难点解决有异、传授知识单一落后等问题,能够帮助教师(学生)更容易地梳理清晰的理论主线。 (二)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明确实践主线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知识的过程一方面是知识的巩固、加深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随着中职教材内容越来越突出学生技能的实用性,抛掉繁杂枯涩的理论推理,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并把这些重点知识形成具有延续性和技能化的“操作要点”,让学生“按图索骥”。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运用知识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运用知识的习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欲望,充分展现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的过程,使本来比较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活起来、动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自己也想试一试的操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宁可成为笨拙的动手者,也不充当“聪明”的旁观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条主线相辅相成,不能彼此孤立,也就是要做到对理论内容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除,使之更加完善和更符合新时期的技能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既重原理的“结论”,又重实践的“结晶”。重“结论”的主“理”,重“结晶”的主“练”,主“理”的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主“练”的注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课堂上,不论是学原理,还是练操作,都力求“理”中寓“练”,“练”中寓“理”,既晓之以“理”,让理论武装头脑,又动之以“练”,让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纵向理顺三个“问题” 职校课堂教学,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必须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尤其要讲究前后的逻辑衔接,与职校专业课相适应,我们把教学分成三个有机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选择案例,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多看能知“意”,多思能懂“理”,多练能生“巧”,先观察实物,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不失时机地设疑引导,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质疑,教师应注意“案例”选择要恰如其分,能充分体现相关知识的热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导思、导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主动产疑生问。同时,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制作一些合适的教学课件,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能把一些难以实际演示的案例故障(显像管的切颈、碰极等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虚拟过程得以展现,从而突破难点。 (二)“理”“练”结合,诱发思考,分析问题 因趣而生疑,由疑而诱思,依思而破疑,知疑而增趣。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方面从实践出发,寻求理论;另一方面,将理论置于实践基础之上,避免理论脱离实践的空泛。这一过程由师生双边进行,教师“引线”为导,学生“穿针”为主。让学生成为“分析”的主角,教师成为引导“分析”的配角,更多的时间支配给学生去探疑索问。 (三)积极主动,自主创新,解决问题 习近平曾指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授人以鱼,仅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时刻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主动讨论,引导学生创新分析,疏导学生破疑解难,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使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正如梁启超在《教授法》一文中所说:“教师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善教人者,是教人的研究方法。”因此,让学生逐步自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解决问题的规律,变技能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养成主动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够自己走路,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教学。 三、优化结构,注重质量,纵横交织四个保证 学的质量是度量教的质量的最有力的尺子,一切的教都是为了一切的学。为保证学的质量必须严把教的质量。根据中职专业课的特点,高质量的教学须具有时效性、科学性、操作性、严肃性。 (一)抓时——时效性之保证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时间,着意提高教学效率。做到定时低耗、优质高效,尽量发掘单位时间的最大潜力。必须快慢得宜、疏密相间,使学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使教学活动发挥最高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二)求是——科学性之保证 教学内容的选择、分析和补充应符合现代科学原理;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过程的组织应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使之富有成效地进行。教学的科学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若教师在教学的科学性上出现了偏差错误,就会导致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流传所至,误人子弟。 (三)做事——操作性之保证 加強实践,注重动手,强化操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规定操作标准,指导“做事”过程,落实安全标准。实施分组方式竞赛化操作,调动学生的操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严师——严肃性之保证 课堂上动手操作活动的加强务必防止由“动”而产生的课堂“杂乱无章”。教师要强调“动”而不乱,“动”而有序,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严肃课堂纪律,严厉强调操作安全。“严”字要建立在善意的基础之上,并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严慈相济、爱教结合。真正的教育爱,就要“爱而勿溺,尊而勿宠”。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要灵活把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实践技能有机联系起来,实现师生双方“教”的目标和“学”的目的。另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教育发展之路的确立,也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调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讲给学生“静听”,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状况,要建立教师围绕学生“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和学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韩延明.教育学教程[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 [2]孔祥田,李兴宝.现代教育技术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3]宋广文.心理学概论[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 [4][5]于源溟,李冲锋,姬升果.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编辑 尚思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