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高专智慧课堂“动态”学习路径设计① |
范文 | 于淼 蒋方剑 [摘 ? ? ? ? ? 要] ?以高职高专智慧课堂动态学习路径的设计作为研究中心,首先对动态学习路径的内涵展开了简单的综述,然后分析高职高专智慧课堂学习过程的阶段性特征,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征,就智慧课堂动态化学习路径模型的构建进行反思,最后详细探讨智慧课堂动态学习路径的设计方法。 [关 ? ?键 ? 词] ?高职高专;智慧课堂;动态;学习路径;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064-02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模式在现代教育工作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也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为了切实发挥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优势,必须强调新型先进教学理念的融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发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强调动态化学习路径的设计,更好服务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智慧课堂”属于新型名词,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智慧校园的构建离不开智慧课堂的构建,后者是前者的核心组成,强化智慧课堂的建设才可以将智慧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智慧学习的有效策略。 当前教育界对智慧课堂的研究工作还在进一步深入,但是还停留在初级研究阶段,如果想要获得更全面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对广大高职高专智慧课堂动态化学习路径展开具体的设计,深入研究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学习过程实现智慧化提供有效支持。 一、关于“动态”学习路径基本内涵的概述 对智慧课堂“动态”学习路径展开有效的设计[1],首先要对“动态”学习路径的基本内涵予以明确。教育界对动态化的学习路径有多重定义。虽然表面概述不同,但是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它就是为了学习活动而进行设计工作,整个设计流程强调动态化,应该结合教育对象及社会大环境发展的需要详细展开。而“动态”学习路径的关键词是“动态”,其实就是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完成环节需要经历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序列选择可变性更强的模式[2]。为学生提供多种支持完成既定学习目标的活动,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内容,对这些活动展开详细具体的研究,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实际相当了解,结合学习的具体需要、自身的喜好、认知程度等,明确学习序列活动。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时经历的序列也不尽相同,当然经历的活动序列个数也是有所差别。 二、高职高专智慧课堂学习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相比本科院校的教育,高职高专院校强调专科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直接参加工作,因此对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而言,毕业即就业,他们必须有扎实的实践水平才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处,才能够切实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3]。将智慧课堂学习模式应用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指的是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更好地强化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强调学生智慧能力的有效培养。将智慧学习模式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问题的驱动优势,强化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展开。因此,智慧学习与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有很大的相同之处。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展开的流程为:将具体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对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理解,通过自身积极的思考促进相关问题得以有效解决[4];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再加上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想方设法获取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找出问题解决的对策,在问题解决方案获取的过程中,强化理论认识;最后通过综合评价,就自身的学习行为展开深刻的反思,将新知识归纳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详细分析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关键环节,认真思索每一个环节关键活动的特征,以此将智慧学习过程的阶段性特征详细地表达出来。具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结合教学实际,反思智慧課堂“动态”学习路径模型的构建 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展开动态学习路径的相关设计工作,应该反思智慧课堂动态学习路径模型的构建。下面从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一个是教学设计层面;另一个是从学生视角出发。如果从教学设计层面考虑,那么从学习活动开始一直到目标完成的阶段,整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将参与者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在内,结合学习对象的差异性、学习环境的不同以及学习资源的不同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5]。不同的学习者全部站在同一学习起点,但是后续的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进步情况有所差异,最终基本学习目标都可以达到,同时不同的发展目标也会在这一阶段顺利完成。 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动态学习路径模型的构建,在具体问题分析阶段的设计工作应该为学生提供解决某一问题的多种方法,强调方案的构思阶段设计,应该可以对同一个方案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抉择阶段的设计则包括方案的对比、方案的选择及方案的展开等。评价环节摒弃单一的评价机制强调全面综合评价,强调多种评价活动的应用,保障评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在归纳环节就是结合具体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地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每一个阶段呈现出来的逻辑顺序不尽相同[6]。 四、关于智慧课堂“动态”学习路径设计方法的详细探讨 (一)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关于智慧课堂动态化学习路径设计方法的详细探讨。从具体设置问题入手,对问题展开详细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生在对问题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题目已知条件,联系自身实际,将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有效激活,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第一步猜想,这是培养学生智慧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相符合,这样对学生智慧能力的发展是有利的。在对基础知识进行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实际学习过程,还应该设计问题的分析路径,让学生有效展开新知学习,在解决问题时出现思路中断,学习分析过程由简单的知识建构方法替代,知识的学习行为有呈现跨越至方案构想环节[7]。 (二)设计具体实施方案 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将共同研究提出的多种解决方案进行对比,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展开对应的实施工作。需要明确的是,不同比较方式的设计可能会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当然也可以相同。这个时候可以将比较方案和定方案两个环节直接跳过,直接进入到实施阶段。方案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要求完成计算和分析,不同学科探究问题的解决方向不同。 (三)评价既定的设计方案 评价环节是保障学习行为有效发生的关键。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时,明确评价标准,以此指导反思探究结果。在参照反思环节,学生结合标准参照反思和对比参照反思,通过同参照标准或者同伴完成情况比较反思活动包括分析实际问题、方案的构想、方案的选择等。 (四)反思与总结 反思总结过程的设计应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学习特征、教学价值追求等精心设计标准参照对比参照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过程的有效性,在進行反思总结设计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自我矫正,保障反思行为的有效实施。知识体系的归纳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体系中,让学生更好地构建起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新知识活学活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新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方法体系的归纳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智慧能力的形成是十分有帮助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其他类似问题解决的时候形成有效的迁移,是学生真正实现智慧学习经验累积所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就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总结,教师借助类比法总结这一大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在问题解法体系中归纳,强调智慧经验的累积。 综上所述,开展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强调智慧课堂的构建,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将“动态”学习路径设计工作融入其中,方便学生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干扰,基于智慧课堂“动态”学习路径的设计工作并不顺利,因此必须引起院校本身的重视,真正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保障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琳,解月光,杨鑫,等.智慧课堂的“动态”学习路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6. [2]李衎.构建智慧课堂平板教学系统的设计路径[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4):43-44. [3]石慧.高职高专《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3):172. [4]刘邦奇,李鑫.智慧课堂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6):43-49. [5]王哲.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心得:构建智慧课堂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9):201. [6]胡水星.教育数据挖掘及其教学应用实证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4). [7]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等.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1-6. 编辑 赵瑞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