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 |
范文 | 张寒宁 王佳明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做出了贡献。但是,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品鉴能力的音乐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还存在着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效果。因此,明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生活的整体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教育 目标定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总体要求,需要我们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全面系统、创造性地落到实处。立德树人,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立德树人,就要把握好素质教育时代特征,在抓好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体育工作等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面臨的重大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为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展音乐艺术教育尤为重要。 音乐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充满感染力和表现力的音乐形式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塑造学生富有张力的个性,形成豁达、宽容、坚韧等多方面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乌克兰有一条古老的格言:“一个人手里抓着小提琴,他就不会干坏事。”道出了音乐净化心灵的巨大力量。李岚清同志说得更为形象:“音乐的功能不只是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帮助。”道出了高职院校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目标定位 1.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前,应试教育的义务教育在公众中仍然占据着不小市场,学生在高中阶段面临升学压力,“主课”挤掉音乐课已成常态。多数学生不懂简谱不会视唱,对严肃音乐和古典音乐缺乏热情,音乐知识不够丰富,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的生源中表现更为突出。学生除文化理论素质不高以外,音乐素质更是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科技不相适应,音乐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的普及性知识薄弱,世界经典的音乐、严肃音乐等作品知识贫乏,对音乐的背景、内涵几乎没有了解。除音乐专业外,多数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局限于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新生各类文化艺术节中歌曲类节目多为流行歌曲,舞蹈类节目多为街舞,器乐类节目多为电声乐队等,节目种类单一。因此,高职院校强化音乐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任重而 道远。 2.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效果。确定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目标,首先要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相比于普通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存在着诸多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说普通高等教育的音乐教育更多地侧重于音乐精英教育,那么高职教育则多的是体现在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上,重视学生的素质提升,目标是培养满足企业、行业和市场需求的既有精湛技能又有经过音乐陶冶的文化艺术底蕴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弄清楚的是,很多没有经过或者鲜有经过音乐教育和音乐陶冶的技能人才,多年来也在经济发展和职业生涯中创造着各自的业绩,在企业或行业技术岗位上打拼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但是,我们应当明白,在音乐教育支持下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往往有着更为健康的人格,更为坚韧的毅力,更经得起人生路上或职业生涯中的种种磨难。毕业生心理调查表明,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往往心理素质更加稳定,适应环境的能力明显增强,其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升。 二、强化音乐教育的举措与对策 1.围绕目标定位强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一是要突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的特点。围绕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目标定位强化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既要突出院校特征、区域性特征,又要突出职业特征。要加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课程建设,组织编写出符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受教对象的层次特点,把高职音乐教育在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等方面与本科音乐教育区别开来,强调高职音乐教育的可变性、实践性、针对性特色,避免走“本科压缩”的路子。 二是要围绕目标定位强化专业对接和均衡发展。音乐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对音乐的理解因人而异、因学生的文化素质而异。而高职院校特别是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其专业技术教育往往技术性强、内容抽象,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枯燥乏味。音乐教育则可以在单调的学习旅程上打开一扇透进清风的窗口,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舒缓学习中的疲惫和焦虑心情,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要区别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增强音乐教育的针对性,使音乐教育和专业技术课学习实现有机对接,从而实现互促互进均衡发展的目标。 2.强化目标定位的开放性、层次性 从整体上看,当前高职音乐教育普遍显得单薄。这种单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幅面普遍较窄。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往往是作为艺术类院系的课程设置的,更多的非艺术专业基本没有专门的音乐教育教学,这一点甚至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既然是以素质提升为指向的,那么它的重点就是增加音乐教育的学校受众,让更多的学生享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二是内容上的时代感较差。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对音乐教育的接受能力弱于普通院校,其对音乐的理解也相对落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如果仍然把重点全部放在古典音乐、世界经典名曲等方面的内容上,势必削弱其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在其内容选择上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近年来涌现的一批通俗音乐、网络音乐等深受青年学生喜爱音乐,可以作为古典传统曲目的有效补充,这样既拓展了受教育者的视野,也有利于增强音乐教学的吸引力。三是音乐教育的学术环境需要完善。 在学术交流的氛围上,高职院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高职院校往往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技能教育、技能比武等方面,高层次的技能学术报告会也很常见,但高层次的音乐会、音乐沙龙、音乐教育第二课堂等普遍不多,音乐氛围不浓,需要完善。要在非音乐专业设立选修课,计入学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较好举措。同时,引导成立学生艺术团体和群团组织,加强对大学生合唱团队、管弦乐队、电声乐队、交响乐团等群团组织和音乐协会等的建设,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3.紧盯目标定位,开发学生智力,把音乐教育塑化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进器” 对世界著名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研究资料表明,天才的重大特征不全是智商高,而是具有超强的形象思维与创造能力。音乐的审美过程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印象的流动,表达着某种情感,渲染了某种气氛,象征着某种场面,听者通过形象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时而迂回婉转、时而气势磅礴的音乐旋律,是对心智的历练;音乐教育中乐器的使用,对人们大脑与四肢的协调与配合更是一种锻炼。而音乐表现的意境,对于启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锻炼和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形象记忆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助于受教者提高文化素养。 4.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音乐教育目标定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这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要在这场惠及每个国民的文化大潮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更多热爱音乐、热爱音乐艺术的技能人才,通过享受音乐享受艺术,通过享受艺术感受生活,体验幸福、蓄积智慧,为创造美丽中国奠定国民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菊生.在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江西教育,2018(7). [2]黄京.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3]杨晓辉.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意义及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12(8). (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