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由“文气”谈中学作文策略 |
范文 | 张贤超 现在的语文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很少用到“文气”一词,取而代之的,往往是“语言流畅”、“结构紧凑”,反之,则为“语言不通”、“结构松散”等等。在著名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所著《所谓文气》一文中提到,古人评论文章,常用到“文气”一词,在国文教员批改学生作文时,也有“文气畅达”或“气势欠流利”等评语。究竟“文气”如何理解,恐怕很难说得清晰,即便能说出一二,也是玄之又玄,捉摸不透。所谓“气”者,无形可辨,无迹可寻,全靠自己领悟。如能参透,自然文章气韵生动,读来如行云流水。夏丏尊在文中将文气的“气”解释为俗语中的“一口气”的“气”。如此说来就具体形象多了,即文章容易“一口气”读完,无滞涩之感。夏老又进一步诠释为,文章读得快慢,取决于“文气”,文气畅,自然能一口气读完,有酣畅淋漓之感,如文气欠佳,则读来语速慢。何以至此?这是因为文气通畅的文字,句句成义,可单独理解,而文气稍弱,则须句句连缀,一口气读完,方可明晰文意。夏老皆以古诗文例证,是因为古人写诗著文,重视音韵,便于念诵,文气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现代文章中是否也有“文气”一说呢?我想是有的。现在的语文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语言流畅、通达”,也暗含“文气”,只是语言稍有差异罢了。夏老说古人文章有文气,念诵起来,一气到底。“念诵是一个进行的动作,文章一句一句念下去,自然就发生流动,像流水一样。所以可说文气是篇篇文章都有的,所差者只是强弱。”很显然,“语言流畅”即指文章的语言如流水一般顺畅,用眼阅之顺畅,用口诵之亦畅。因此,语言流畅的作文,自然文气畅达。所以,可将现代文章中的“文气”的“气”理解为能一口气读完,文意无断链现象,行文似泉瀑,一泻千里,自然收束,形成汪汪一碧的清潭。其中差异,是无形和有形之别,眼观与口诵之异。 为了更好地理解所谓“文气”,先以古文为例加以说明。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单独理解“遥怜小儿女”或“未解忆长安”,都不能很好地理解诗意,须合并一处,方可诗意晓畅。因此在念诵时,须一口气读完,其文气表现得强些。而杜甫的另一首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都自成一义,单独理解亦可,其中“国破”与“山河在”两句,停顿要长些,才能分出句与联的关系。因此读起来语速自然慢些,其文气相对而言较弱。 在现代诗歌里,文气依然有强弱之分。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看”字提携下文,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皆自成一句,其义了然,每句自成一景,如吟诵自然语速较慢,文气相对较弱。再如《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中两句连缀,诵读起来,才能明了其义,因此语速相对快些,文气较强。如此说来,现代诗歌的文气强弱就很明显了。或许有人就会问了,文气强是不是就说明诗歌更胜一筹?不是的,文气强弱,无关文章好坏,只是吟诵有快慢之分。强关乎诗歌的情感的表达,快则有气势,适宜表达浓烈的感情,慢则合乎表达静寂沉思之境。此处,只藉此说明现代文亦有“文气”存在,“文气”如何完成取决自己的表达需要。 中学生作文中往往存在两个弊病,一是意不畅,一是言不畅,而最终表现为气不畅。比如学生在《简单也是一种美》中写道:“现实生活的奢靡,在灯红酒绿的夜晚,我想这已远远离开了所谓简单的生活概念。”读来吃力,令人费解。如果改一改,“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奢靡现象,在灯红酒绿间,在劲歌热舞中,在纸醉金迷里,原本简单的生活变得复杂,令人迷失方向,丢失了生活的本真与质朴。”这样则有气势多了,文意也清晰了然。而另一篇题为《锁》的作文在结尾处这样写道:“心灵,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的大门,它不能被关闭,不管有怎么样的暴风雨,都不能关闭。”要说文意还是容易读懂的,但语言不通畅,缺乏美感,读起来也少了文气。可作如是修改:“心灵,是人们感知美好世界的一扇窗户,无论何时,它都不应该紧闭。即便窗外狂风骤雨,它亦默默敞开。”这样读起来,就顺畅多了,其文气就加强了。 如何做到气顺、流畅呢?在夏老的《所谓文气》中作了精辟的论述,但凡文气旺盛的文章,在形式结构上有特殊之处。这里另辟蹊径,例举现代文试作阐述与扩充。 第一,词句提携,统率全段。 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作者这样写道:“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里,作者用“想起”一词提携所忆之内容,需一口气读完才好,读来就颇有气势,文气可窥一斑。 第二,叠用词句,形成气韵。 《雨巷》中的叠句重唱的例子较多,试举一例。“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如果改成“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很明显,读起来文气就弱了,韵味和诗意就差了许多。在看似重复叠加的语句中,并无冗长之感,反倒能读出诗情美感。 但叠句并非仅十分工整为妙。叠句整饬,能造气势,但整中有散,整散结合,不但不削减气势,反能助长文气,于整齐中求变化。如张抗抗《窗前的树》中文句:“又过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句中的“一串串”、“一只只”显得工整,后面用散句破之,整散结合,气韵流动,富于变化,文气愈佳。 第三,上下关联,文气贯通。 在古文中,贯通文句的连词俯拾皆是,如“虽——然而”“与其——毋宁”等,上下呼应,使文句连接紧凑,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其中有“接词”“接句”“接段”之分,当须接续时,皆有相应字词。 在现代文中,其实亦然。如关联词“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关联词,文意就通畅了,语言就明晰了,读来顺畅,其义一目了然。《故都的秋》中开头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里“可是”一词就分外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如果省去,这句话就等于断了气,读起来就少了韵味,难于理解了。 第四,段间过渡,首尾呼应。 在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作者先写“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点明山与小屋位置关系,再以“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自然过渡到下面写小屋四周“绿的背景”。作者就是一个很好的导游,作为游客的读者也在想象中饱览了山间仙境。 《故都的秋》开头写北国的秋,仍以写对北国之秋的深深眷恋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不松散。如山间之瀑,自山顶至谷底,完整合一,无游离之感,不旁逸斜出而一发不可收。其实这也是文气通畅的表现。 中学生如何在作文中做到文气顺畅,读来如流水一般呢?这里我运用上述策略对本人所写的2011年安徽高考下水文《时间在流逝》加以分析。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英雄豪杰发出了‘逝者如斯的感叹。在那声声喟叹里,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可贵,触摸到了英雄怀才不遇的落寞,领悟到了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还有那不甘沉沦的执着,超然物外的达观。”这是作文的开头,我以“感叹”一词引领,并运用“感受到了……”“触摸到了……”“领悟到了……”这一整齐的排比句式来进一步阐述,以总起下文。又以“还有”一词接续以破之,使句式于整饬中富于变化,读来有气势,有波澜。 “时间在流逝,才能荡涤一切不快与苦痛;时间在流逝,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未来的光阴;时间在流逝,才让我们不满足过去的荣耀;时间在流逝,才让我们永远跑在时间的前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君子当不息乎,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直面未来的人生!”这是作文的结尾,以“时间在流逝”一句提领,又以“才”“夫”“乎”等词衔接,以增加文气,“逝者如斯”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凑,主旨鲜明。 以上四个方面如果概括起来就是从文章的语言明白通畅和结构圆融整饬两方面来说的。中学生如能按照以上四点作文,则文气必然通畅。当然,要做到文气畅达,无阻滞之感,要靠平时的勤于练笔,细心体会,不断揣摩。如是,文章终将臻于佳境,读来美不胜收,有酣畅淋漓之感,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责任编校彭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