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两种不同带教方法的效果对比分析 |
范文 | 李盛艳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两种不同带教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 5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依据不同的带教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名,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式,观察组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对一个性化带教方式,观察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与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明显较高,并且其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对一个性化”带教方式更能够提升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及实习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对一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190-02 作为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实习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的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良好的结合,从而提升其理论与实践能力[1]。但由于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式不能使每个实习生很好的接受,从而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及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需要带教方式进行改变,随着带教方式的不断进步,目前带教老师主要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对一个性化”带教方式,能够获得显著效果[3],本文将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 5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依据不同的带教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名,年龄为19-20岁,平均年龄为(20.5±4.9)岁;试验组25名,年龄为20-22岁,平均年龄为(21.5±5.1)岁。两组实习生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组予以传统一对一带教方式,正式进入实习期前,由带教老师制定统一的实习带教计划,并与护士长进行沟通探讨,使其能够明确护理实习的方式与内容,从而能够获得护士长的积极配合。进入正式实习期后,带教教师根据实习带教计划对实习内容进行安排,带教老师在平时带教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由护士长安排护理人员为实习生进行讲课,2周一次,实习期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分别对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测评,并严格记录其最终成绩。 观察组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对一个性化带教方式带教。正式进入实习期前,实习生先自行制定实习计划,然后带教老师根据实习大纲及实习生的实习计划制定一个个性化的实习带教计划,带教老师根据实习计划将对实习内容进行安排,带教老师在平时带教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整个带教过程中根据实习生接受的情况随时调整带教进程,带教老师每周一次PPT讲课,护理人员为实习生进行讲课,每月一次病历查房和业务学习,实习生每周一次总结报告及2周一次对带教老师操作的点评。实习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理论与实践测试,之后严格记录学生的成绩。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各项满分分别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其实习成绩越好。 ②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十分满意,实习生完全接受带教方式;基本满意,实习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带教方式;不满意,实习生无法接受带教方式。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把研究得到的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x2检验和t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对护理实习生予以良好的带教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其理论水平能力,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对其日后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带教方式的影响,以往传统一对一的带教方式成为带教老师主要使用的方式。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习生的理论能力,但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无法全面的提升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为此需要对带教方式进行不断的改变与发展[4]。 随着带教方式的不断成熟,目前主要对护理实习生予以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对一个性化带教方式,此种带教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在带教老师全程严格的监督下进行实践操作及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实习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带教老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避免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5]。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能够督促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实习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带教老师还能够对实习生的心理进行疏导,从而能使其对自身的护理人员的身份进行快速转变,并进行良好的适应,从而能够避免发生现实休克情况[6]。依据实验数据可知,实习生的各项成绩均显著提升,并且满意度提升至97.50%,主要原因在于带教老师不仅能够关注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使其适应角色的转变,快速融入到实习环境中,因而获得良好的实习效果,为其日后的护理岗位能力的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陶贵彦.2种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方法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79-80. [2]?? 孔祥荣,韩梅.临床护理带教中不同带教方式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9):121-123. [3]?? 张爱莲.PBL结合以案例为中心双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25-27. [4]?? 邱秀娟.临床护理路径在门急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5):149-151. [5]?? 杨芸.儿科护理实习生操作带教方法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74-3175. [6]?? 杨瑞蓉,吴婷.护理实习带教小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3):15-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