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生与死 |
范文 | 陈雪莲 陈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认识作者的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真谛,初步了解儒道生死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难点 儒道两家对生死的不同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的文言基础和所处年龄阶段,会影响到他们对文意的理解,尤其是其中对生命、生死产生感慨的内容,对相关历史背景了解得不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透彻程度,关于生死的思考和探求可能会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内心。 ●教材分析 《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其共同特点是在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含有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而阅读鉴赏这类文章,不但要置身情境,感受古人徜徉山水的情趣,还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旨趣。从《兰亭集序》文章本身来看,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其字面落实和文意理解的难度不小,虽然情感脉络清晰,可是情感变化的内在逻辑以及生死感慨背后所折射的时代特征等内容才是这篇文章的关键之处。 ●教学准备 基于单元编排意图、学生学情以及对语文课堂上传统文化的渗透探索,本节课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通过布置预习和下发学案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基本落实字词,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的理解困难,通过串讲和点拨的方式强化了对课文第三段内容的理解。 2.抓住文章脉络清晰的特点,围绕情感变化设计主问题,分析作者情感由乐而痛进而生悲的原因,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3.适时引入庄子生死观以及作者所生活时代特点的介绍,以期让学生理解特定背景下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作者的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有意识地引入中国古代儒道两家对生死问题的一些表述和认识,希望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儒道生死观,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生命。 ●课堂实录 1.还原情境,涵泳深意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结合注释、疏通课文,并且完成了学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首先我们共同朗读一下这篇课文,同学们可以边读边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生齐读课文。) 师:首先我们置身课文情境,来感受一下兰亭之乐,乐在何处呢? 生:第二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说天气很好,天气晴朗,空气清新,让人心情很愉快。 生:第一段“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说景色很优美,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很高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可以看出与会的人很多,很热闹。 生:“群贤毕至”写出了这是文人的一次盛会,“畅叙幽情”“游目骋怀”写出作者对这次盛会感到非常高兴。 生:“修禊事也”,禊事,是中国古代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这个节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 师:来参加这次兰亭集会的都是贤人雅士,那么这些人聚集一处,除了修禊事还做了些什么? 生:“一觞一咏”,喝点酒,写点诗。 师:你能不能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大家在一起是怎么喝酒写诗的? 生:“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就是沿着一条河流,大家坐在水的旁边,每个人轮流作诗喝酒,这样的事情让他们感到很快乐。 师:是啊,让我们想到了一个游戏,击鼓传花,那么这次兰亭集会可以说是既高雅又有趣。所以,王羲之慨叹“信可乐也”,其中的“信”是实在、的确,确实让人快乐。 2.巧妙设计,探究主题 师:眼下的兰亭集会如此快乐、如此恣意,可是作者却突然笔锋一转,呼出一句“岂不痛哉”,那么作者“痛”的是什么?大家看课文第三段,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快乐的事情、人的生命都是有一个尽头的,最终会消失。 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时间很短暂,人与人之间相交往,一生很快就过去了。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强烈的人生短暂之感? 生:“俯仰”,还有一处“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很快这些事情就已经变成旧迹了。 生:“不知老之将至”,不知不觉中就老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快乐的事情和生命很快就会达到尽头。 师:“痛”的是人生快乐有尽、生命短暂,同时生命是那么无常,死亡是人类不可抗拒的必然。那么大家再考虑,第四段作者情感由痛转悲,悲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结合第四段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生:他知道死和生等同起来是不真实的,彭祖活了800岁,其实只是传说,因此感慨万分。他看到之前的人写的文章感到悲伤,想到后人看到现在的文章也会感到悲伤,这样就更悲伤了。 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看待我们的时候,就如同我们看待过去的事情,感慨自己很快就会成为后人眼中的过去,所以他觉得生命短暂,应该给后世留下一些东西,所以要記录下集会的诗文,要留给后世,让后人感到他们的情绪。 师:作者“悲”的是什么?他既是为自己而悲,也为他人而悲,既为今人而悲,也为古人而悲,甚至也为后人而悲,因为这实在是人类的千古之悲。“痛”与“悲”有何不同?痛是作者在眼下兰亭欢聚的时候,突然感到个体生命短暂的一种生命之痛,而悲则是人类的共同之悲。说“痛”的时候用了反问语气,并且用了较强烈的语气词“哉”,而“悲”用的是“夫”,“悲夫”,是一种长久的、发自心底的喟叹,是一种非常深沉的感慨。 3.深入浅出,感悟生死 师: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是必然的,这是压在人类心头的永恒阴云。那么从文本中是否可以看出,在王羲之所生活的时代,当时有一些人对生死持一种什么态度?第四段中出现“一死生”“齐彭殇”,其中“一”“齐”都是意动用法,把生死看成是一样的,把长寿与短命等同看待,那么当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对生死的认识呢?有没有同学了解? 生: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迷信看法,生死是有轮回的,生死是人的命运。 师:刚才同学说到了生死轮回,我们知道佛教当时已经传入中国,并且非常盛行,这或许是人们产生这种生死观的一个原因。同学们注意到了吗?书下注释告诉我们“一死生”“齐彭殇”是谁的生死觀?对,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而在王羲之所生活的时代,老庄思想是非常盛行的。所以当时人们对生死的看法也颇受道家思想也就是老庄思想的影响。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文字来了解一下庄子对生死是怎样理解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字面上很简单,人的生命就是气的汇聚,气聚集在一起就是活着,气散了就是死了。下一段是《庄子·至乐》中的一个片段,庄子的妻子死掉了,而庄子“箕踞鼓盆而歌”,之后这段文字,请同学来读一下。(生读。) 师:在王羲之所生活的时代,人们为什么会特别接受、认同庄子对生死的看法?我们需要还原那个时代的特定背景,也就是魏晋时期。大家学习历史时知道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代,战乱不断,改朝换代异常频繁,整个社会非常动荡,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当时很多士人在战乱与政治斗争中无端丢掉性命,《晋书·阮籍传》写到:“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很少有人能够自我保全。在那样一个时代,人的基本生命权利都得不到保障,生死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时会有这样的认识。也就是,既然人生如此无常,不知道哪天就会丢掉性命,所以就干脆把生死混同起来,消解自己内心的痛苦。 师:这样的时代背景也决定了当时独特的士人心态和时代风尚。士人们常感人生无常,普遍崇尚佛道,逃避世事以求自保。他们或“悟言一室之内”,撷取老庄片段,大谈玄理;或寄情山水,笑傲山野,“放浪形骸之外”;他们或纵情饮酒,借酒消忧也借酒避祸;或服用丹药,据说可强身健体,但对于魏晋士人而言这更是一种精神寄托。这些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 师:大概王羲之正是由于不满当时士人这样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所以才在这篇文章中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否定这种虚无的人生观和消极无为的人生状态。但我们也发现,王羲之的这篇文章只破不立,只说生死是一件大事,把生与死混同起来是不对的,而并没正面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死。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下面请同学们4人或6人为一小组,组内简单交流一下。每组选派一名发言人来说说你们的看法。(生小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儒家对生死的一些阐释。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儒家直接探讨生死的话语不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孔子的言论思想大体了解,比如《论语》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有一次向孔子请教“敢问死”,即老师您是怎样看待死的?孔子回答的是“未知生,焉知死”,虽然死生是件大事,但是我们更应该看重生。孔子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最遗憾的事情是死了之后而名声不为后人称颂。《左传》中有所谓“三不朽”,即“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或者立德,修养自己的道德操守,或者立功,建立一些事功业绩,对社会有意义,或者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形诸文字,著书立说,流传后世,这也是实现人生不朽的方式。生死问题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我们今天只是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讨,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启发。 ●教学评析(陈 宏) 如何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劣,无外乎两方面的对立与统一:文与道,即人文性与工具性。我们的语文课尤其是文言诗文教学如何在经史子集和字词句章、语修逻文之间从容徜徉,传统文化的根如何在这种辩证关系中延续不绝,是我们每位教者始终要面对的问题。 1.扎实厚重,古韵十足 《兰亭集序》虽然篇幅短小,但其文意理解的难度不小,陈雪莲老师通过布置预习和下发学案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基本落实字词;在讲课过程中通过还原情境落实“曲水流觞”典故,用炼字法提醒学生重视“一死生”“齐彭殇”“俯仰”“痛”“悲”等字句,师生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来,让课堂古韵十足;又用《庄子·至乐》片段、《论语》“敢问死”、《左传》“三不朽”等文段的泛读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古意盎然,厚重沉稳。以对文意的分析来带动字词的落实、文字的品味,通过涵咏文字、深味文意,表现出浓浓的语文味儿,让语文课像一堂语文课,让古文课像一堂古文课。 2.层层设问,脉络清晰 从内容上来说,《兰亭集序》所在的这个单元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其共同特点是在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含有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而阅读鉴赏这类文章,不但要置身情境,感受古人徜徉山水的情趣,还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旨趣。陈雪莲老师抓住文章脉络清晰的特点,围绕情感变化设计主问题,分析作者情感由乐而痛进而生悲的原因,“乐在何处”“痛的是什么”“悲的是什么” 、当时的人“对生死持一种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样做到了课堂脉络归纳清楚,在层层设问中为学生理清思路,文章理解透彻,在不露痕迹的起承转合中体现了教师的古文学素养和教学智慧。 3.深入浅出,重点研读 《兰亭集序》虽然情感脉络清晰,可是情感变化的内在逻辑以及生死感慨背后所折射的时代特征等才是把握这篇文章的关键之处。陈雪莲老师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的理解困难,通过串讲和点拨的方式强化了对课文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以“当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对生死的认识”为关键问题,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生命,适时引入庄子生死观以及魏晋时代的背景介绍,以期让学生理解特定时代背景下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作者的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又与《论语》和《左传》蕴含的儒家思想生死观相对照,在短时间内让很难把握的儒道两家观点进行了交锋,然后又通过总结其不同之处,鼓励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如何对待生死”将学生拉回现实之中,使其完成了生命观的回溯与思考。 这堂课有意识地引入中国古代儒道两家对生死问题的一些表述和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儒道生死观,借以对文章的重点深入研读,这种做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本来不可避免,但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位也很考验教师的功力和底蕴,一旦做过头很容易流于表面,将语文课变成政治课、伦理课,难以切入内心。陈雪莲老师此处处理得非常到位,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王鹏伟教授对此评价道:“(这堂课)对‘悲的解读凝练准确,难能可贵之处是把魏晋玄学引入并做深刻分析,且未脱离文本,背景交代恰到好处,文化内涵揭示得很好。” 陈雪莲老师讲授的《兰亭集序》,其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优秀范例。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