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相佛教指一切事物的形状外貌。白居易《题孤山寺石榴花示诸僧众》:“~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特指人的音容相貌。密《对镜》:“镜中~类吾深。”
【色相】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
色相佛家语。指人或物一时呈现于外的形式。《华严经》一:“诸色相海,无边显现。”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二十《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诗:“色相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 色相
色相sèxiàng专指女性的容貌和体态。 ❍ 这些人以牺牲~为代价,置人格与尊严于不顾。 各种相貌
各种相貌女子的相貌:色相 端庄美丽的相貌:人才(~出色;几分~)人材 奇异的相貌:奇相 奇特怪异的相貌或表情:奇形怪相 贫贱的相貌:穷相 穷窘的相貌:寒酸相 贪婪的相貌:贪相 凶恶的相貌:鸢肩豺目 恶人的相貌:豺目 奸诈凶狠的相貌:鹰鼻鹞眼
色相sè xiàng佛教用语,指一切事物的形质、颜色等: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差。(五十·1164按,这里指红梅花的颜色和形状。)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喜先尝。(三八·881)按,这里指熟螃蠏的色相。
色相sè xiàng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1875年丁韪良等编纂《中西闻见录》第33号:“大抵论色相之朱紫黑白,则为瞽所难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