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范文

    李春霞

    

    摘要:目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简称:SAC)实施非皮质类固醇与氟米龙眼液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样本来源: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SAC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均分样本为联合治疗组和单一药物组,单一药物组选择非皮质类固醇治疗,联合治疗组选择非皮质类固醇与氟米龙眼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聯合治疗组治疗效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单一药物组(77.50%)(x2=7.3143,P=0.0068);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10.00%)低于单一药物组(12.50%),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52,P=0.7234)。结论:非皮质类固醇与氟米龙眼液联合治疗SAC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非皮质类固醇;氟米龙眼液;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61-02

    在临床上SAC也被称为枯草热性结膜炎,是眼部最为常见的一类过敏性疾病[1]。此病症的特征为季节性发作,其中春季最为严重。SAC发病速度快,患者接触到致敏原后很快就会有症状出现,而离开致敏原后则症状快速缓解或者消失,双眼会同时发病。眼痒是SAC最多见的症状,还有流泪、异物感、畏光、灼烧感等症状表现,高温时症状会出现加重[2]。非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医治SAC的效果很好,但还是有少量患者的症状无法缓解,因此为了追求临床治疗的最佳疗效,本文针对SAC患者实施氟米龙眼液+非皮质类固醇治疗,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资料

    80例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SAC治疗的患者,排除精神状态异常、患有严重眼部疾病以及拒绝加入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同意此次实验,根据抽签法分组,为联合治疗组(n=40)和单一药物组(n=40)。联合治疗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15到76岁,平均(45.59±15.87)岁;单一药物组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16到75岁,平均(45.66±15.49)岁。对比两组样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单一药物组:所用药物为非皮质类固醇滴眼液(Alcon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S.A.ALCON-COUVREUR N.V.(比利时); 5ml:5mg;H20150047),用药方法:1次1-2滴,每天2次,用药间隔时间为6-8h。

    联合治疗组:在单一药物组基础上另加氟米龙眼液(艾氟龙;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reland(爱尔兰);5mg:5ml;H20130754)治疗,用药方法:1次1-2滴,每天2-4次,注意使用钳需摇匀,并可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增至1h2滴。

    1.3 实验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无不良反应则为显效,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则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消失且出现不良反应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占比之和。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常见:视物模糊、眼部刺激、乏力等,总发生率为上述几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在SPSS19.0中输入全部样本资料,并实施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检验方式为x2,表示形式为n%。P<0.05说明数据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存在可分析的价值。

    2 实验结果

    2.1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药物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少于单一药物组,但数据相近,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SAC的主要致敏原为植物花粉,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患者体征表现为睑结膜秃头增生和结膜充血,部分患者会伴发眼睑水肿、结膜水肿。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有抗组胺的效果,可对多数炎性细胞的因子释放产生抑制作用,且其起效快,持续时间久,临床疗效显著。氟米龙眼液为皮质内固醇药物,其药效时间长,易于代谢,对眼部炎症的控制有很好的效果。将二者联合使用,发现有协同作用,疗效更佳,安全性也很高。

    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单一药物组治疗效总有效率为77.50%,与单一药物组,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0.00%,单一药物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2.50%,相比单一药物组,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更少,但数据差异小,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此次研究实验的结果与罗永旗[3]等人的实验数据相近,在他们的实验文章中,患者接受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55/55),且不良反应率为13.33%(4/55),说明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SAC的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同时也说明本文的实验文章数据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SAC的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攀,寇婷,王美艳.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20,31(15):1982-1984.

    [2]王晓莉,蔡方荣,惠靓,李艳.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3):2563-2566.

    [3]罗永旗,王力,李怡浩.非皮质类固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J].贵州医药,2019,43(05):767-76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