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讨
范文

    邹伟伟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教育观,采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开放、协作的学习环境中,逐渐提高计算思维、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21-0029-0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含信息系统、数据、算法等知识概念要素,主要以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在数字信息时代环境下,可以适应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手段和新发展。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应构建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课程目标体系,使学生在加工、获取、制作数据信息的过程中,能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与构成,并能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各种数字化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系统性、探究性的操作过程中,发展创新精神与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信息时代价值观。

    一、创设问题情境,发展信息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信息价值判断综合能力,在生活中能结合实际需要,自觉、主动、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在获取、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要保持对信息来源的敏感度,在分析数据承载的信息时,可以对信息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作出准确的预判和分析。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经验,设计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确定恰当的信息获取策略,形成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和习惯。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信息主体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

    例如,教学如何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时,教师可设计问题情境:“我们知道石油能源对国家发展非常重要,你们了解世界各个国家石油储量排名的情况吗?”教师分别向学生展示文字表格数据和统计图表,让学生感知统计图表的优越性。“图表中柱形的高低代表什么?横向x轴代表什么?纵向y轴代表什么?”教师向学生提供各个国家的石油储量数据资料,要求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理解Excel表中的数据与图表之间的关系。教师继续围绕“能源”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你可以制作出全国能源消耗总量柱形图吗”让学生自主从不同视角、不同途径获取信息并处理数据,通过对比筛选订出最优方案。

    二、任务驱动实践,锻炼计算思维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使学生能依据问题设计算法,在了解信息系统基本特征和构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筛选、函数计算等常规数据处理,运用计算思维对问题作出解释。教师要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任务为驱动,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讨论切磋,使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计算思维活动时,要控制合作探究的时间和深度,适当为学生提供思维支点,及时点拨,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对相应数据进行处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使学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获取丰富的知识经验。

    例如,教学“信息的编程加工”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y=x2函数图像,分析语句功能,找到语句的正确顺序,并通过修改代码,运行程序,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加深对语句功能的体会。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克隆函数图像,对函数克隆属性进行修改,要求学生重新构造程序,思考怎样利用程序同时绘出y=x2与y= -x2的图像,让学生结合函数图像,使用计算机对语句功能进行分析,使程序具备同时绘出两条函数曲线的功能。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历一系列计算思维活动,选出最优算法。

    三、独立探索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灵活运用图片、文字、音视频等数字化资源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利用大数据学习平台,获取丰富的优质资源,独立自主展开线上课程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在数字化学习中能深刻认识到数据对生活的影响,了解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教师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创新使用数字工具,使学生在协同、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分享、创新的习惯。

    例如,教学关于算法与程序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迷宫”为主题,指导学生掌握Scratch相关知识,巩固代码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掌握Ⅱ...else条件语句和While循环语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思考,通过设计角色舞台、修改脚本,创新数字化作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让学生体验迷宫游戏的乐趣和复杂性,要求学生体验过后,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素材,自主创设“迷宫”背景与所需角色,创新数字化文化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构想迷宫游戏,创作个性化的角色、舞台,提高数字化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回顾总结拓展,明确社会责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素养,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并遵守网络信息道德规范,形成合法获取信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观念,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信息时代价值观,主动积极承担起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维护网络信息环境的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学习了解信息安全常识,积极有效维护信息安全,真正做到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自觉遵守虚拟空间公务规范,能以开放的心态进行理性判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教学“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經验,使学生能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攻击性和危害,理解网络陷阱、垃圾信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通过学习切实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教师可以问学生:“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你可以举例说明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吗?”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产品,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在回顾总结的思维活动中,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给社会带来的便利。同时,教师让学生思考事物的两面性,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使学生在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中,能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综合培养,让学生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批判性思考,不断强化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空间和机会,有效实现学生核心能力与品质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玲.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7( 35):75-76.

    [2]徐漪波.高中信息技术混合式学习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9(2):2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