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群文阅读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
范文 | 徐艳霞 【设计理念】 群文阅读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教学形态,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视野下阅读教学活动的创新。其理念是语文教师遵循阅读教学原则,以美学理论为指导,将一组相关文本(文章)萃集在一起,提供给学生阅读学习的教学活动。 群文阅读对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探究等能力是非常有效的。群文阅读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组合,也可以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组合。学生通过对一组作品的阅读,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加深入地探索阅读话题,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对作家的理解。 接下来,笔者以自己上过的一节市级公开课为例,探讨群文阅读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课堂实录】 一、品味李煜的诗词人生 师:同学们,在学习李煜的词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李煜的人生轨迹。(PPT显示李煜生平,教师介绍。) 师:今天,我們通过三首词来走进李煜跌宕起伏的人生。先看这首《渔父》(早期经历)。 渔父 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师:从这首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词人? 生:这是一个徜徉于山水之间、自由自在的词人。他乘一叶扁舟,用轻钩垂钓,意不在鱼,而在花、酒、山、水。他向往的是无拘无束的生活。 师:是的,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爱山水,都喜欢在山水间安放自己的灵魂,而且往往是受伤的灵魂。李煜也不例外。此刻的李煜,正在被身为太子的哥哥嫉妒、猜忌、排挤。李煜以词明志,表明自己有心隐逸,无意朝堂。这个阶段,李煜是一个自由自在的隐者。 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首词(诗词皇帝)。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师:从这首词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词人? 生:这首词中有肌肤如雪的宫娥,有响彻云霄的笙箫,有反复表演的歌舞,有名贵的香料。这些都表明李煜此刻是皇帝,他纵情享乐,歌舞升平。 师:是呀,这首词从视觉、听觉、嗅觉方面,描写出宫廷特有的华丽感。词人在享受人间的极致富贵后,还不满足,还想要享受清明的月色和宁静的夜。如果人生到此为止,那简直就是太完美了。然而,正如李煜自己所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他的人生随着宋军兵临城下而急转直下。他最终成为阶下囚。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师:下面来看这首《相见欢》(囚徒生涯)。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师:词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词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这些字词蕴含怎样丰富的意蕴? 师:先说说词中的意象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生:“西楼”这个意象用得好。诗词中出现的“西楼”,一般都用来表达愁绪,比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生:“月如钩”这个意象用得好。如钩的月代表不圆满的人生;同时“钩”与“勾”谐音,有勾起愁绪的意思。 生:“梧桐”这个意象用得好。“梧桐”在词里也常常用来表达愁绪,比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再说说词中哪些字词用得好。 生:“独”字用得好。独上西楼,可见词人无比的孤独寂寞;再对比昔日“春殿嫔娥鱼贯列”的热闹景象,这个“独”字就更能表现出词人此时的凄凉处境。 生:“无言”用得好。词人满心的愁却不能说,只能无言。因为他已经是阶下囚,说了又有谁听呢? 师:是的,说什么呢?和别人说自己思念故国,只会连累了听他说的人。 生:“锁”字用得好。清秋被锁在“我”的庭院中,梧桐树被锁在庭院中,“我”也被深锁在寂寞的庭院之中。 生:“剪”和“理”用得好。离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绪,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化无形为有形,将离愁比作一团丝线,纷乱缠绕,让人“剪不断,理还乱”,非常形象。 师:大家都抓住了词的本质,在意象中品情感,在语言中悟哲理。现在,老师特别挑选出“锁”和“愁”两个字,我们一起品味。“锁”字其实道出了每一个人的生存困境。比如用一壶毒酒结束了李煜生命的赵光义,他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就需要想尽一切办法证实自己是明君。他为了解决北方的边防问题御驾亲征,结果却被辽将一箭射中,仓皇逃窜。他征伐交趾,以失败告终。他的心上是不是也有一把锁?王侯将相尚且如此,生活在纷扰尘世的我们更是逃不开这把命运的“锁”。“锁”字道出了所有人的人生经验通感。 师:我们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李煜此刻被锁在了寂寞深院,但是他有一样东西没被锁住,是什么呢? 生:愁。 师:对,他的愁绪没被锁住,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穿越高高院墙,穿越大宋王朝,穿越千年的岁月,成为传唱不衰的经典。这样一来,身为囚徒的李煜,竟然神奇地靠着自己的词,获得了精神自由。现在的他不必再时时为如何守住江山寝食难安,只剩下一个纯粹的诗词世界。李煜的宫廷生活,是属于贵族的,但是他的愁绪却是属于所有人的。我们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与纠结,于是李煜的“愁”就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审美课题,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三、评价李煜 师:我们应如何评价李煜?一位网友用诗这样评价他: 咏李煜 君王底事却封侯?违命真龙究可羞。 金缕香阶怜恣意,玉颜墨画忍凝眸。 眼前家国风飘雨,笔下空蒙月似钩。 一代文星终陨落,满江碧泪向谁流? 师:你们看,这位网友对李煜的评价如何? 生:有批判,批判他纵情享乐,从君王变成“违命侯”;也有同情,同情他的生命凄凉陨落;还有赞赏,赞赏他的文学才华。 师:做皇帝,李煜是个笑话;做词人,李煜是个神话。他以一己家国之悲欢,写尽天下无常之慨叹。李煜对文学的影响经久不衰,直到今天,他的词作仍在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师:老师也写了一首词来怀念李煜。 鹧鸪天叹李煜 昨夜犹夸艳影多,今晨把盏唱离歌。 难消冷雨空嗟叹,徒剩春心可奈何。 花有泪,泪成河,沈腰潘鬓渐消磨。 芳华逝水东流去,犹抱虚怀倚梦柯。 师:同样作为一个文人,老师实在不忍心批判李煜。我这首词化用了李煜的很多词句,是为了向这位用生命祭奠诗词的词人致敬。 我们无法说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浪花淘尽英雄,诗词却成为源远流长的河流,给我们带来文化的浸润。李煜是江南文化孕育的词坛大家,他属于美,属于文学。他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尊重和传承。 【教后反思】 从上述课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群文阅读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把握一个词人的诗词生命。 将一组词放在一起,学生就看到了李煜这个完整的人,了解到他本来就没有做帝王的野心,只想过一种闲云野鹤的洒脱生活,可是造化弄人,阴差阳错,他还是坐在了龙椅之上。不擅长治理国家的李煜成为阶下囚,但这对他而言也不过是换了一个身份写词。李煜的确是为诗词而生的,他把整个生命都交给了诗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煜是可敬的,他的文学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 2.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个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 一个人的写作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可以了解李煜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虽然李煜因为自己天生奇特的相貌備受太子哥哥的猜忌,但那时的他心胸坦荡,无忧无虑,所以他的词中有一种洒脱感。成为皇帝的李煜,君临天下,唯我独尊,所以这个时期他的词有一种纸醉金迷的奢华和颓废气息。亡国后的李煜,褪去浮华,悟透了人世的无常,把浸满血泪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都付诸诗词,淬炼出直抵人灵魂深处的辞章,艺术生命到达了巅峰。 3.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个词人的作品了解一个时代。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因为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其实,其他诗人的作品也具备这一功能,比如李煜的作品,就是对五代十国风起云涌的历史背景的反映。“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学生通过阅读这一首首词,可以感受到那群雄逐鹿、战火纷飞时代的动荡不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