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新教育视域下本科实践教学的变革
范文 陈丽红 李韬 侯文洁
[摘 要]本文探讨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指出了实践教学的现存问题,从观念、路径及制度上阐述了实践教学的变革举措,探索性的研究了高等院校如何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153-03
创新对一个国家及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30多年的历史中,创新教育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故创新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其对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人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2]大学本科教学中,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相比课堂讲授有更大的优势,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3][4][5],其是对素质教育的体现及进一步升华。因此,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在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对于那些本身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工程类专业更是如此。虽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仍是教学改革中薄弱的环节,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家高等教育实践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的研究。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内涵、重要性及创新能力培养措施等角度入手,对我国高校如何做好本科实践教学工作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强化实践育人的理念,实践与理论教学体系相统一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绝不可以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摆设,具备优良的素质、更强的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并创造未来。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随着党中央“人才强国”战略决策的发布与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呼声此起彼伏,实践教学也因应着这股改革的浪潮为各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然而,许多高校在推进实践教学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果的同时,由于对实践教学本质认知的不足使得实践教学的成效受限,实践教学的推进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好好思考本质的问题。什么是实践教学?人们对此理解各有深浅,但大都是对形式上的讨论,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的本质或内涵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应当是一种体现能力、素质及完整人格培养的教育理念,更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应表现为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
再者,实践教学是知识的应用和体现,与理论教学密不可分。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让人们简单的将实践教学理解为非课堂教学的动手训练,使得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重理論,轻实践”[6],这必然导致实践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分割,培养的大学生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人才的培养,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理论教学要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要时刻考虑为实践服务,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我们需要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组织方式、知识排序方式以及知识习得方式上有机融合,这样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实践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实践教学教育理念必然将之前两种分割的教学体系联系起来,朝实践与理论二者统一的教学体系演进,并达到完全契合。
二、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途径
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创新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不重视实践教学,把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对现有知识的传输,在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上都缺乏创新性,实行题海战术,给出程式化的标准答案,这样无疑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何谈创新培养。对众多高等院校来说,学校更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正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其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教学强调学生自我主动的实践创造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创新知识,在锻炼的过程中还形成了良好品格。[7]
三、实践教学的变革——观念的转变、形式的多元、制度支持特色的体现
(一)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的目标是追求高分,学习成绩仍然是决定学生未来命运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忽略了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脱离了社会的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目前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遵循教育的规律,认识高等教育真正的含义——高等教育更应该是素质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其人格内涵,使其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和有创造性的生产者。
理解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同时又有了教育观念真正的转变,我们才有可能继续往下做具体的工作。当然,观念的转变需要各阶层共同的努力,从国家到学校,从老师到学生。国家的导向会影响学校对教师相关政策的改变,如果学校的政策可以促进老师花更多的心思放在教育教学上,那么学生必然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认知、做事及做人,大学教育就会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
(二)形式的多元
相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手段即是实践教学的外延。一个完整而合理的教学模式应该形式多元、内容丰富、手段多样。无论我们选择哪一种方式,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人。因此,实践教学改革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最终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实践教学应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向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人们的行动总是在一定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个人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行为过程,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学生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认知过程,一定是通过自身对老师输出信息的理解,加工而形成的一套自我认知体系。因此,现代教育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还是老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就确立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辅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的教学主导,从而大大改变了以前那种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作为老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善于观察学生,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与机会,同时也要重视指导,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总之,创新教育不是一个让受教育者被动的接受及被塑造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受教育者充分发挥个体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让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超越和完善自我的过程。创新教育亦培养了受教育者做事、学习独当一面的能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效的结合[8]
理论学习、创新思维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教育理念打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很好的解决了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状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作用,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块来施教,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理解及认知更加合理化,学习效率更高。在教学方式上,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结合,避免了传统教学在实践与理论上存在的分割状态。在师资队伍上,授课教师必须是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素质强的双料骨干教师。在学生层面上,一体化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并给了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从而使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转变,最终成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三,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由教师自身做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教师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育可用之才的主要力量,其自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及高等教育任务的落实。因此,创新素质的培养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教师身上。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要有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教与学双方都应具有创新精神培养的需要,教师不仅仅按常规上好课和完成教学任务就够了,而是需要保持持之以恒、勤奋刻苦的学术态度,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在课堂里努力实践。在教学中,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使创新潜能不断发挥。学生的素质、能力及个性的差异,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多花心思,教学内容不可单一,需有一定的丰富性,懂得因材施教,同时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前瞻眼光,具有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大纲,围绕重点、难点,灵活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精心设计教学,营造一个开放、和谐、互动良好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三)健全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制度保障,培养创新人才
对我国高等院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要想促使高等院校健康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需要制度的支持。体制的不断完善,才能解决高等院校深层次的问题。健全体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诸多要素。在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领导层的战略规划及统筹安排,决定了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因此,学校层面上需要注意:(1)推进创新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设计。这需要专业教师配合学校完成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多样选择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对目前一系列问题进行革新,不仅包括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连教育制度亦要创新。(2)推进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运行的长效机制的稳固。对于实践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校内的实训中心以及长效的、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整并有效的完成实践学习环节。(3)促进教师教学积极性的管理制度的完善。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是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动力不足,很多教师已经偏离了教育的初衷。现行的高校评价机制更多关注的是发表论文,获得基金的数量及质量,而对老师的教学状态,教学水平则较少关注,这让高校教师几乎一边倒的靠向科研而教学却一带而过。教师们无心将教学摆在第一位,学生摆在第一位,这无疑是教育的致命伤。因此,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政策要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制度上要保证教师投入本职工作,这样才是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
四、结语
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在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下功夫,而非流于形式,必须落实具体项目。在国家对教育大量投入的当下,我们每一个大学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做到如何在“大众化教育”平台上培养出各行各业的精英,用全面实施的实践教学来推进合理化的有效教学,即有效果的教,有效果的学,培养出有效用的人才,最终克服高校教学实际成果与现代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有遵循教育规律,顺应人才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才会被人们重视并完全接受。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艰难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回顾之前30多年的教育改革,有起有伏,至今我们仍然面临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背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最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了解社会,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去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饒家辉,王宏娟,张乃生.基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4(2):76-79.
[2] 胡瑞文,张海水,朱曦.大众化阶段的人才供求态势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4(1):74-83.
[3] 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4] 于化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23-25.
[5] 陈鹏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5):83-85.
[6] 袁银男,许桢英,刘会霞,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92-94,98.
[7]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86-88.
[8] 肖慎华.论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5(2):69-71.
[责任编辑:钟 岚]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