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研究
范文

    赵永安++吴秀慧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中学生就是人力资源强大的后备力量。然而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严重,辍学率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底线。本文就农村初中辍学现象、原因、对策进行多角度分析,对控辍保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初中生辍学 原因 对策

    1. 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的调查

    下面是某校2007入学、2008入学三年辍学率统计: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八年级的辍学率几乎是其他两个年级的二倍。

    在问卷“你是否有辍学的念头”中,七年级有53人有辍学念头,占年级总人数的36.3%,八年级有辍学念头的有81人,占年级总人数的64.3%,九年级有辍学念头的17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8.8%。

    从辍学生与在校生的两项统计中,我们得出中学三年学生辍学特点是:呈纺锤型分布。八年级是容易辍学的年级。因为七年级已基本适应新的环境,九年级两极分化明显加大,不适应的,不想学的多在此时离开学校。通过统计有35.6%的辍学生在每年的11—12月间辍学,这是辍学的多发时段。此时段农村相对清闲,一些外出打季节工的辍学生回到村里影响了有辍学念头的在校学生,也使辍学在一些村落聚集发生。

    2. 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

    2.1学生自身原因

    ①学习困难是辍学最主要的原因。从《辍学生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学生辍学的因素(多选)依次为:学习困难(76人),学习太苦太累(67人),伙伴影响(45人)家庭困难(29人),跟学生关系不好(16人)。从《在校生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占75.5%,“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占18.5%,承认是“智力因素”的仅占6%。

    ②心理健康差(读书无用、追随心理、消极的自尊心里、逆反心理、自卑心理)。《中学生成长记录追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仅有50%的学生在小学阶段上过《心理健康》课,小学阶段课程开设不全,课表有其名,课程无其行,综合实践课、品德课、音美课都成了考试学科的“帮忙课”。课程开设不全,学生从小就没能接受全面的教育,没能做到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③乡土情感的影响。农村的学生和家长都有浓厚的乡土情感。小学时学生本乡本土上学,教师大多是乡邻,乡土情结、血缘纽带拉近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关系,家长让管,教师敢管,学生服管。上中学后,近80%的学生异乡求学,第一感觉是人生地不熟,家长都怕孩子吃苦、受委屈,思想上、言语中都会有所变化,孩子的行为也跟着变化。

    ④吸烟、饮酒、早恋等现象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辍学的男生中不吸烟的少,起初是好奇,尝尝看,然后是礼尚往来,结果多数人学会了吸烟,为了逃避教师的监管,就得想方设法,因而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早恋”是在校生最不愿承认的事,这一现象在辍学生那里得到了证实:“有,只是闹着玩”,其后果是“分散精力”。

    2.2社会因素

    ①法律监管不足。我们对八个乡镇的司法所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学生辍学,没有一个家长,一所学校请求法律援助,也没有一个辍学生及其监护人因此受到法律的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许多条款都有明确的规定,如第五十八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②社会诚信缺失,诱使一些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气而辍学。我们对学校周边的商店、饭店进行的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100%的商家向学生出售烟酒,有的商家甚至向学生单支销售香烟,以配合学生躲避学校的检查。100%饭店接待过中学生间的请客聚会,形式有男女二人、男女多人。从不制止喝酒的要求。因而助长了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对辍学生去向的调查表明有56%的辍学生去酒店、饭店打过工,其中有46%的属未成年人。雇工者漠视法规的存在。

    反思我们的教育,不够诚信的地方也时常可见,每当有检查、评估、考核的时候,各种明示、暗示都在做。

    2.3家庭因素

    ①托管式教育,隔代教育的影响。农村有许多壮年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甚至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交给了亲属寄养或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抚养,平时极少与孩子沟通,很少顾及到孩子的学习。无论是托管式教育还是隔代教育,他们对孩子都疼爱有加,唯恐照顾不周,对孩子要求都十分宽松,有些孩子由于监管不利,导致他们自律能力差,生活散漫,讲究吃喝,有的甚至逃学闲逛,有的早恋,学校和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从而导致他们厌学、逃学,直至辍学。

    ②家庭不和谐(或不幸)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离婚率也持续攀升,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父母关系紧张,直接影响子女的情绪、自尊心、自信心、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孩子因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进而辍学。从在校生问卷调查中显示:家庭环境对学生有影响的占64.2%,家庭气氛不够和谐的占43%;从辍学生调查问卷中显示有53.6%的辍学生承认家庭气氛一般或较差。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外地走亲戚的辍学生是因为家庭不幸而辍学(父亲意外身亡,母亲是个哑巴又有病)。

    3. 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

    3.1全社会共同营造控制中学生辍学的大气候,杜绝非法用工现象,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现阶段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重任都在学校、教师的身上,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是难以取得成效的。法律的效力是巨大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只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协作,控辍工作必见成效。

    3.2改革评价制度,淡化考试定优的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与评价制度保持一致时,工作才能得到认可,只有改变评价制度才能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教育质量评价是仅次于教育投资的又一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制定教育质量评价程度,使评价标准、评估方法、评价主体更民主、更科学,会使教育事业的发展,用较低的成本,取得较高的质量。

    3.3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初中学生辍学跟小学教育密切相关,小学阶段近半数学生寄宿学习,中学阶段超80%的学生寄宿,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障碍,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懂得,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享受现代文明,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1] 朱永新.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

    [2] 顾喆. 如何彰显时代教师之美[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