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借助插图提升小学中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范文

    【摘要】在故事教学中,故事插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实,插图在故事复述环节和故事创编环节可以起到提示与拓展语言表达的作用。在故事教学中,笔者让中年级学生根据插图,创编自己的对话,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故事插图;口语表达;口语能力

    【作者简介】文学平,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永一小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开心英语(粤人民版)》(以下简称《开心英语》)每单元的第一板块便是一则小故事,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本单元的主题语境。笔者观察本校的英语课堂后发现,老师习惯于关注语言文字,而忽略了图文中的“图”的作用。其实,图片所表达的内容有时比文字更丰富,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图片理解故事并进行语言表达,而不仅仅是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在故事教学的后续阶段,笔者就尝试利用插圖创编故事,以此来丰富中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

    二、学生在故事创编中丰富语言表达

    (林有苗,徐伟彬,2005)提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表达活动,让儿童根据图片复述故事,为故事添加一些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开心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 Bank or Beach Story部分提供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故事插图,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并表演自己的故事。

    1.增添旧知,让故事对话更完整。

    【片段1】

    Group1: On the bus.

    A: Hello, Ben! How are you?

    B: Im fine, thanks!

    A: Where are you going?

    B: I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bank).

    A: Where are you going?

    B: Im going to the hospital.

    A: Where are you going?

    B: Were going to the shopping mall.

    A: Where are you going, Shelly?

    B: Im going to the beach. What about you?

    A: Me too.

    Oh no! This bus isnt going to the beach.

    在根据图片创编的对话中,学生补充上了见面时的问候语。A: Hello, Ben! How are you? B: Im fine, thanks! 融入了生活礼仪,也让对话显得更具生活性和交际功能。在故事的结尾处,学生加入了B: Im going to the beach. What about you? A: Me too. 学生不知不觉地使用到了交际中话轮转换的技巧,在交际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学生创编的对话虽显稚嫩,但这是语言运用的必经阶段。在语言运用中,教师不应该一有错误就揪住不放,对某些小的语法错误,教师应该采取容忍的态度(李文岩,2016)。

    2.身临其境,让故事中的人物话语更集中。

    【片段2】

    A: Hello, Ben! How are you?

    B: Im fine, thanks!

    A: Is she going to the park?

    B: No, she isnt. Shes going to the restaurant.

    A: Are you going to the hospital?

    B: Yes, Im going to the hospital.

    A: Is she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B: Yes, she is.

    A: Hello, Gogo! Where are you going?

    B: Im going to the beach.

    A: Oh, no! This bus isnt going to the beach.

    在这个对话中,学生将自己化身为Gogo,询问Ben 及其他人打算干什么,让故事能围绕一个场景展开,简化了故事人物,增加了自己的话轮,增添了语言运用的机会。特别是学生对“Is she going to…?”的运用,体现了学生对语言的内化与整合。这是学生不自觉地在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充分达到了语言运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仅起到辅助的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增添人名,让故事情节更清晰。

    【片段3】

    Group3 Lets go to the bank.

    A: Hello, whats your name?

    B: Im Shelly.

    A: Where are you going?

    B: Im going to the restaurant.

    A: Hello, Ben. Where are you going?

    B: Im going to the hospital.

    A: Where are you going?

    B: Im going to the big big shop.

    A: Where are you going, Gogo?

    B: Im going to the beach.

    A: Oh, no! This bus isnt going to the beach.

    在这个对话中,为了便于表达,学生将图片中的人物命名。有了名字为依托,人物之间的对话轮就显得更清晰,对话也显得更真实合理,听者也就更容易理解。特别是第一句Lets go to the bank表明了自己的去向,也为接下来询问别人去哪里做了情景上的铺垫,让话语显得更真实。

    三、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获得进步

    在故事教学中,让学生看故事插图表达既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是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和促进。笔者发现,学生在语言表达中不断进步。

    1.敢于开口表达。从纵向上看,学生的进步是明显的。学生逐渐敢于开口,大胆地用英语表达。从说一句向说两句发展。从说两句豪无关联的话到说两句前后稍有关系、有逻辑的话转变。

    在训练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惊讶于学生用得好的某一个单词或某一个句子。比如:“老师很欣赏你的这个句子。”“你能用这个句子老师感到很惊讶,你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平了。”在这样的鼓励之下,学生的英语表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能够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这是进行口语表达的基础,也是口语表达取得进步的重要一步。

    2.乐于语言运用。在进行看故事插图创编对话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学生为了让自己的表达更丰富,更有邏辑性,他们将以前学的词汇及句型初步地用到了自己的语言表达之中,而且组织相对合理。在每一次准备阶段,学生通过看插图,回忆曾经学过的词汇以及句型,将旧知识与新学知识相结合。这样一个语言组织的过程,不仅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也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了思维的帮助,我们的语言才更合理。

    四、结语

    语言学习必须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以致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以对话方式呈现的故事更能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在中年级的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借助插图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表达空间,让学生能融入自己对图片的理解,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对插图的内容进行再表达。从复述到表达,再到创造,是英语学习从依赖到脱离依赖,进而向自由表达思想过渡,这对英语口语教学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李文岩,200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文岩.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3]林有苗,徐伟彬.小学英语教学心理学概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林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