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范文

    李延霞

    摘 要: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要求教师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本次教学设计中,笔者以小学五年级数学广角《找次品》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期在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

    一、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模块中的《找次品》为主要内容,因此设计理念需要以师生良好互动为前提,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开展探究学习的课堂活动,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学习,又能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激发其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1]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与思维特点,帮助其在对知识进行探究过程中,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天平表象,并能够根据平衡实验建立清晰的逻辑推理思维。[2]

    2.帮助学生能够通过对符号的学习,精准地对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表述,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简洁的利用文字对“数学知识概念”进行表达,从而锻炼其相应的准确性、条理性、创新性以及逻辑性。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鼓励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能够在培养其自身应用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应用能力。[3]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画图以及教学实验道具帮助学生对“找次品”问题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帮助其将抽象思维转化成具象思维,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内容,寻找解决该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才能使学生通过思维的发散与应用,正确掌握称重次数与物品数量二者间的联系。[4]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堂教学过程

    1.课前引入知识原理

    (1)导入天平原理

    教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位童年时期熟悉的小伙伴(多媒体课件上显示跷跷板图片),那么有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吗?

    学生齐声回答:跷跷板

    教师:非常好。相信每位同学对跷跷板都不陌生,那么有没有同学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向教师来讲讲玩跷跷板可能会发生哪些情况?

    学生:平衡和不平衡的情况。

    教师: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课件中发现,跷跷板会出现两端平衡和不平衡的情况出现,那么接下来,老师将会带领学生根据平衡原理来一起做游戏。

    (2)感知天平原理

    教师: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张开双臂,想象自己的双手是天平上托盘,根据老师的描述来做动作。

    a.左边的托盘放入了1KG棉花,右边的托盘放入了1.5KG木头。(学生左手略高于右手并贴近水平线)

    b.左邊的托盘放入了0.5KG棉花,右边的托盘放入了0.5KG木头。(学生左手与右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保持平衡)

    c.左边的托盘放入了3KG棉花,右边的托盘放入了0.5KG木头。(学生左手低于右手并远离水平线)

    (设计意图:处于思维意识十分活跃阶段的小学生,不仅十分容易被有趣的游戏吸引,并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游戏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对天平原理进行感知,从而在脑海中完成对天平表象的建立。)

    (3)引入授课内容

    由于在天平两端放置物品的重量不同,天平会出现不同的表现情况,那么今天教师就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原理,来一起解决一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实例。(板书:找次品)

    2.带领学生共同研究问题

    (1)寻找简单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a.例题:有两盒弹珠,其中一盒比另一盒少了5颗,那么最少用天平称量几次才能快速地找到数量缺失的那盒弹珠?[5]

    过程:给予学生一分钟的思考时间。

    汇报:称一次就可以,天平哪边托盘高,哪边就是缺少弹珠的盒子。

    b.例题:有三盒弹珠,其中一盒比另外两盒少了5颗,那么最少用天平称量几次才能快速地找到数量缺失的那盒弹珠?

    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像学生展示称重过程,并总结出过程。

    汇报:称一次就能快速找到缺失弹珠的盒子。

    (设计意图:虽然例题中仅有弹珠盒的数量不同,但称重次数没有变化,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探究欲望,并意识到并不是所有找次品的问题,都需要利用天平称重才能获得准确答案,利用推理思路一样能够解答问题。)

    (2)增加问题深度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例题:有八盒弹珠,其中一盒比另外七盒少了5颗,那么最少用天平称量几次才能快速地找到数量缺失的那盒弹珠?

    过程:引导学生对问题规律进行分组讨论。a将弹珠盒分为三组,盒子数量为2、3、3,共需要利用天平称重两次;b将弹珠盒分为两组,盒子数量为4、4,共需要利用天平称重三次。

    汇报:盒子的分组数不同直接会影响天平的称量次数。

    (设计意图:由于天平特性,再对称量物品进行分组时尽量将其分为三组,才能最快的完成称量任务。)

    3.加深例题难度,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a题目:有一堆工艺钱币共九枚,其中有一枚质量较轻的残次品不小心被分拣人员混入其中,如果利用天平来进行称重,那么至少称几次才能最迅速的寻到这枚残次钱币?

    b题目:有一堆工艺钱币共二十七枚,其中有一枚质量较轻的残次品不小心被分拣人员混入其中,如果利用天平来进行称重,那么至少称几次才能最迅速的寻到这枚残次钱币?

    六、教学反思

    1.带领学生通过对弹珠盒子数目不同的例题研究,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思索与探究中总结其中的规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独立利用数字或文字表达自身的思维过程。

    2.数学知识抽象且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用于探索,并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才能在不断地积累与学习中,完成对数学成绩的有效提升。

    3.本次教学设计在例题难度选择上,更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能够帮助学生随着问题的难度不断展开深入思索,同时又能够树立其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从而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对知识的积累与掌握。

    参考文献

    [1]张彩华.小学数学广角教学策略研究[J].北极光,2019(07):180-181.

    [2]胥燕莉.数学广角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38-39.

    [3]杜艳霞.小学“数学广角”教学浅析[J].黑河教育,2019(05):47-48.

    [4]张博雅.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设计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5]杨帆.在“数学广角”中为学生种下“集合”的种子——参加吴正宪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实践反思[J].内蒙古教育,2019(07):44-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