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学科的多元化德育培养策略 |
范文 | 【摘要】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表明小学是儿童道德情感的转折期和初步形成阶段。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教师由关注语言知识到关注语言意义。利用教材内容、生成性教学和校园活动打造英语多元化德育途径,将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现道德发展的知情行的合一。 【关键词】小学英语;多元化;德育策略 【作者简介】袁婧,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身为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英语教师要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善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在课堂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适时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德育教学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一、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应立足教材,结合实际,敏锐捕捉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确定知识结构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于英语教学中。 以江苏省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该套教材包含家庭、环保、人际交往等丰富的德育素材,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文明礼貌等多方面德育,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 在五年级下册Unit7Cartoon time版块,卡通人物Bobby和Tina商量着母亲节要给妈妈送什么礼物。通过课堂交流笔者发现大部分孩子对母亲节知之甚少。于是笔者请预习过的学生给大家做关于母亲节的介绍。接着,笔者又请学生讲书文中人物给妈妈准备节日礼物,体现了什么品质,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真实感人的母爱故事。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养育孩子付出的艰辛。让他们意识到对母親的感恩不仅仅在于每年的这一天,更重要的是平日相处时的点点滴滴,要感恩母亲。在课文的最后,这一家的父亲表示对妈妈的节日待遇很羡慕,并询问是否有父亲节。这又是一个渗透父爱德育的好素材。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比较了母爱和父爱的异同之处,引导他们体会父爱如山,学会尊重自己的父亲。二、利用生成性教学把握德育契机 除了挖掘教材里的德育素材,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也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教育契机,教师若能把握住这些契机及时引导教育,效果更佳。 在五年级上册Unit4 Hobbies这一单元里涉及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阳光的兴趣爱好。当笔者在课堂上询问学生的业余爱好时,有一名小男孩站起来不假思索地回答:“I like sleeping and eating!”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更有甚者在下面附和道:“Me too.”对此,该男生非到不羞愧,反而因自己带来的爆炸性笑果而得意洋洋。这时如果单靠教条式的说教将这名学生痛斥一顿,恐怕只能得到权威压制下的低头认错。这样做不光无法真正说服该名男生,连同有类似想法的学生也会觉得教师没水平,只会说些空洞的大道理。因此,笔者放弃了压制等处理措施,开诚布公地和全班来谈一谈sleeping and eating能否作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在畅谈中,笔者引导学生认识到睡觉和吃确实也能作为健康的兴趣爱好而存在,但是和孩子们所想象的不尽相同。酒店试睡员从酒店的服务、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细致调查根据自身的感受撰写报告并给该酒店打分,帮助游客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居所。美食家从美食从色、香、味、形方面品评食物,提出专业独到的见解,并把美食推荐给人们。但要成为美食家并不容易。他们需要对不同的烹调技巧甚至酱汁制作等细节都要有较深的研究。以上这两种例子就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升到了更高的境界,而不只是平常人所理解的吃吃睡睡。听完笔者的介绍,该男生表示非常感兴趣,并坦承没想到随口就来的回答原来还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这样的兴趣爱好可比自己在家贪吃、睡懒觉有意义多了。三、利用多种活动拓展德育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教条式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但通过精心组织设计趣味活动,教师能够在模拟的真实自然的情境中渗透德育。 在低年级教学中,英语歌曲是开展德育教学的好方法。如动画歌曲Finger Family,歌词倡导孩子们要关爱家人,团结一心。小朋友感情丰富,唱得非常投入。笔者及时让学生说说love一词的意思,并用该词造句。学生对此反应积极,争先恐后地说“I love my mother. I love my teacher. Grandpa and grandma love me. ”等充满爱意的句子。笔者趁此机会,教育学生爱父母爱家人。 此外,课外活动也值得充分利用。仍以上文的母亲节感恩教育为例,在课上进行德育渗透后,笔者又将德育阵地转移至黑板报英语角,请学生用英语写一写母亲节的小知识或是关于母爱的小诗。平时几位顽劣的男孩纷纷踊跃举手,积极参与,最终他们的母亲节英文介绍和母爱的小诗令全班同学啧啧称赞,英语课堂的德育效果得到初步体现。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学科的多元化德育培养要求英语教师做个“有心人”,找准时机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自然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身道德意识。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做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这既遵循语言与思想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教学的规律。这样,英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成为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参考文献: [1](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