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析 |
范文 | 胡锦池 杨彩霞 摘 要:小学阶段语文和数学是重要的课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拓展学生思维,是保障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课堂有效教学成了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努力的目标。实践证明,有效教学就是老师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根据学生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有明显的提升。因此,本人就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和大家共勉,希望为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助力。 一、有趣的导入环节 因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以往教学中老师根本不重视新课前的导入,一上课就直入主题,看似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其实由于太直接了反而让学生很难进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对于小学语文的新课教学来说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也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手段。首先,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融入其中,参与其中,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环境和状态。例如,老师可以用情境法导入、以旧引新法导入、激趣法导入等,只要切合课堂教学内容,就能有效促进教学,保证教与学的质量。如,《我爱你,汉字》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用文字发展起源来导入,给学生展示一些文字演变过程的图片,如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汉字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或者给学生讲讲仓颉造字的故事,中国汉字的普及与运用的广泛性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让学生对《我爱你,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重视导入的作用,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导入中运用他们感兴趣的方法,把学生快速代入学习情境。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解课文相关知识,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近感,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生动,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效率。 二、灵活的课堂调控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玩,面对这样一群充满天性的孩子,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任何状况。例如,在预设的环节内学生突然提问或老师发现有学生说话对学生进行提醒等,就有可能打乱教学节奏。这个时候老师要有调控的能力,要把学生的问题带到教学内容中去,或者老师在提醒说话的学生之后,问问他们对刚才讲的内容是否听懂了等。这样既能很快地转入正题,不影响教学,不浪费课堂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专心听讲、学习。如,在《丝绸之路》教学中,依照教学流程,我肯定先是和学生通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再引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并结合一些问题,让学生掌握重点。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去过敦煌,我爸爸说敦煌就是丝绸之路,是不是老师?”这个学生的问題跳出了课堂教学内容,又与内容有关,如果我简单制止或者不予理睬,不但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可能对学生的以后学习态度也有影响。更何况,他的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好奇。我简单地说:“敦煌只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段,它不是丝绸之路的全部。等我们学习完课文,你们有机会可以了解一下丝绸路,或者咱们找个班会的时间,专门讲讲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和故事,可好?”如此,我不但回答了学生的问题,保护了学生好问的学习精神,又自然地把学生拉回到了课堂教学内容中,使教学能有序进行,同时还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有可能学生还会在课下查阅一些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历史,这不更加丰富了课堂学习内容,实现了有效教学吗? 三、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设计问题 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学习情况有所不同,老师在课堂练习或者课下的作业设计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练习或作业有所进步。比如,对于学困生,老师可以结合知识点,给他们设计基本的练习,题量适中就即可;对于平行生来说,老师要针对课堂教学给他们设计一些稍微有些难度的题,要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灵活运用知识技能;对于语文成绩突出,特别有天赋的学生,老师要融入前面学过的知识点,还要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设计综合型、有挑战性的练习,保证学生的斗志,激发学生兴趣等。只要老师能在设计练习或作业,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要,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设计,就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所进步,学有所获,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成绩,增强他们信心,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四、关注教学的收尾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一听到下课铃就草草结束,使课堂教学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没有总结,没有检验,更没有巩固,严重影响教学的效率。其实一节课堂的有效收尾,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来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巩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必不可少。例如,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在结尾环节老师可以这样总结: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父亲与孩子的之间信任对你们有没有什么启示?有了这样的总结,等于引导学生又巩固了一篇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以后学习同类情感的课文时,更能理解其中的情感运用对文章的作用。这样的收尾既让学生复习了课堂所学同容,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学习的可能性,真正实现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新课标教学的要求,小学语文学老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能力和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出更加有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春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6). [2]常丽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13(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