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多角度发掘范例功用 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
范文

    陶文忠

    摘 要:解决文本“范例”功用的关键是多角度挖掘,简约设计,灵活实施。

    关键词:作文方法;范例功用;小学语文

    笔者在两年多的下乡支教活动中,深切感受到乡村薄弱小学语文教学所处的“教师疲惫,学生受累”的困境。究其症结,在于教师对文本研读不深入,教材“范例”功用挖掘不充分,致使教不得法,学不到位。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一是多角度发掘文本的“范例”功用,举一反三;二是教学设计的简约有序,删繁就简;三是教学实施的机动灵活,水到渠成。

    就如何落实上述三点,笔者结合多年探索实践的“六疑”程序式教学法(预习质疑、备课选疑、课前示疑、课中论疑、择机释疑、课后补疑),做了一次成功的嘗试。为了突出示范的“典型”,笔者特意选取了《紫藤萝瀑布》一文,对小学六年级进行阅读复习教学时的具体做法,向各位同仁做以演示。

    一、师生课前精心准备

    1.积累一批优美词语(从词语的读音、字形、意义三方面结合掌握下列词语。)

    伫立 凝望 伶仃 稀零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2.理解一类写作手法

    仔细阅读《紫藤萝瀑布》和朱熹的《观书有感》,你能发现这两篇诗文的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吗?

    3.提交一些疑难问题

    向老师提出一些你与其他同学讨论后不能解决的问题。

    4.培养一种品味习惯

    请同学们从任何角度,用一句话说一说对选文的理解。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妙(美)在……写(用)得好,它表现(写出、说明、点出)了……”

    5.学会一种作文方法

    仔细阅读选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多层次、多角度、生动细腻地对紫藤萝进行描写的。如果让你写一种你喜欢的花木,你能用这种方法来写吗?试试看,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教师在对学情充分预估的情况下,简化头绪,精心设计,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随机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或适时启发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1.选读——说情感体验

    范读,教师声情并茂地选读几段选文,让学生在听的同时用合适的词语在相应段落标出自己听出的情感。(教师范读时,学生窃窃私语:惊奇、赞叹、喜爱、喜悦、伤感、感叹……)

    试读,请学生根据自己对选文情感的理解,自选几段,自由诵读,读时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重点字词的重音等,这是读准情感的关键。

    2.浏览——谈整体感知

    请学生浏览选文,根据提示,理清文章结构。(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入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字。)( )花→( )花→( )花

    组织学生讨论明确:赏花、忆花、悟花。

    3.联读——明手法运用

    学生齐声背诵朱熹的《观书有感》,背完以后展示课前思考成果——谈谈你发现这两篇诗文的最大的共同点。(下面是学生的思考发言。★均为学生发言摘录,下同。)

    ★都有对景物的细腻描写,《紫藤萝瀑布》对紫藤萝花进行了多角度的细致描写,《观书有感》是对水塘美景的描写。

    ★诗、文的前面部分都是景物描写,后面都是由观景产生的感受。

    ★都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揭示一个相关的道理。

    讨论明确文章的写作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揭示深刻道理(或抒发相关情感)的写作手法叫——托物寓理(或托物抒情)。这样写的好处是能:以理服人,感情自然真挚。

    4.精读——品语言精妙

    对于一篇美文,我们往往能从任何一个地方都找到她的美。一个词,一个比喻,一个句子……都是我们品味的对象。根据预习提供的句子样式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发现,看哪个学生品味的好。

    在展示学习成果前,先请学生帮助教师回答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的相关问题。

    (1)文章内容是对紫藤花的描写,选文题目为什么叫《紫藤萝瀑布》?

    (2)怎么理解“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这句话?

    ……

    ★我认为作者是用“瀑布”一词来表现紫藤萝花生长的繁盛,用“瀑布”的动感来表现紫藤萝花的动态美,还用“瀑布”的经久不息的流淌来表现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可以从选文中的“这样盛”“流动”“迸溅”“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些词语看出。

    ★我觉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这句话应该是赞美紫藤萝花的朴实、执着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美在“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对美好人生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5.寻读——练技法实践

    教师:本文的精美之处还表现在作者对紫藤萝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细腻传神的描写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哲理的巧妙表达上。请学生根据提示的顺序找出相关句子,然后组成一篇简短的托物寓理的美文。

    花色……花形……花香……感想……

    三、课堂练习

    见课前预习提示和课堂随机展示。

    参考文献:

    [1]王会云.创设问题情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0(z2):92-93.

    [2]陈卿卿.全方位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读写算:教师版,2016(8):32-33.

    注:本文系甘肃省武威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提高乡村薄弱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为WW【2018】GH110)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刘晓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