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数学活动散发数学文化味 |
范文 | 吴优娣 【摘 要】数学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它的抽象性决定数学就是一种文化。通过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欣赏数学对联、朗诵数学诗歌、组织玩24点、撰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在多样性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文化味。 【关键词】数学活动;数学文化味;故事;谜语;对联 功利化的数学教育已经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对学生主动性的忽视,对数学本质的漠视,无一不是对数学文化惘若置闻的表现。鉴于此,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数学活动散发出数学文化味呢? 一、讲讲数学故事 故事深受儿童喜爱,借助故事可以渗透数学文化。 笔者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时,就是以“小欧拉改羊圈的故事”渗透其中的。小欧拉家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当他把木桩插好的时候,他发现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 =110),父亲感到很为难。小欧拉劝慰父亲不要为难,他帮助爸爸移动几根木桩,使它变成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00÷4=25(米),面积为25×25=625(平方米)。同样的材料,围出的面积却比原来大了。父亲感到很高兴!小小的年纪,居然可以把数学知识如此巧妙地运用到生活当中,真是数学天才!学生们听了这个故事后,都由衷地佩服小欧拉的智慧,同时又加深了对“周长相等,正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方形或三角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二、猜猜数学谜语 如“我的个子虽不高,跳跃起来不得了。向右一跳变十倍,往左一跳立即小(小数点)”;“五四三二一(倒数)”;“再见吧,妈妈(分母)”;“医生提笔(开方)”;“两牛打架(对顶角)”;“身长多少(立体几何)”;“夏周之间(商)”;“彼此诘难(互质)”;“考试不作弊(真分数)”,通过猜谜语,可以把数学知识和历史知识、生活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更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欣赏数学对联 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横批:“我行我数。”这组对联就很生动地将数学中的线与数表达出来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四、朗诵数学诗歌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又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再如: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游山玩水,碰上大雪,触景生情,口吟数字诗,形象地描绘雪花飘落与芦花融为一体的情景:“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九十来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些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让小孩子在诗歌的朗诵中熏染了数学文化。 五、组织玩24点 玩24点,既能益智又能健脑,既可以口头抢答,也可以书面作业,还可以作为奖励。每一节课堂练习之后,谁能把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就奖励给他一副扑克牌,让他们从传统的作业形式中暂时解脱出来,玩一玩牌数结合的速算游戏,让孩子感受数学的休闲文化味。为了提高孩子们24点的速算能力,笔者还请了专人帮忙编出电脑软件程序,随机出题,这不但提高了学生计算24点的速度,还充分体现了一题多解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们感受数学的无限魅力。 六、撰写数学日记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数学似乎与写作文无关,至少也要到高中或大学才会有接触数学论文的机会,如果在小学中就引导培养孩子写数学小日记,如观察日记、解题日记、测量日记、估算日记等,凡是在学习或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数学日记的素材。如我们班的刘旭辰写的《充实的一天》,介绍周末上午他和爸爸从外出吃早点到书店买书,银行汇钱等经过,从数学的视角审视生活,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又如沃无展的《两个生日》,王诗琦的《认识新朋友——分米和毫米》,徐思睿的《超市购物》,都写得很棒,既写出了生活中的数学味,也体现出了数学中的生活味。鼓励学生经常写写数学日记,不但可以发现数学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主动钻研的能力! 总之,在严谨科学的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创造生动活泼而又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丰富,更充实,更有内涵,让师生们在这些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文化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