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统编教材“词句段运用”教法探析 |
范文 | 刘雪莲 “词句段运用”是统编教材语文园地中新增的模块。一二年级相应模块的名称为“字词句运用”,三年级改为“词句段运用”。三年级上册共分为八个主题单元,而“词句段运用”是作为独立模块出现在各个语文园地中的。词组成句、句构成段,词句段本来就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出于研究考虑,对三者之间进行了划分,但须说明的是这并非唯一划分方式。在编排形式上,不是每一个“语文园地”都设置了词句段。如“园地二”设置了词和句的运用,“园地七”只设置了句子运用。词句段三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交叉相融的,以词句为主,段则出现的较少。 一、单元渗透:前情铺垫 语文园地的内容其实是对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一个集中反馈和练习[1]。三年级上册语文的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围绕相应主题编排的,而每个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也是紧紧围绕该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设置的。例如第一单元主题是“学校生活”,有《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中就出现了相应练习。 “搖头晃脑”一词出自《不懂就要问》。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这个词语的特点是与身体部位有关,再交流日常积累的有关身体部位的类似成语。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选自《花的学校》)“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选自《不懂就要问》)“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选自《不懂就要问》)这些句子在课文朗读教学时应成为重点,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读,教师再引导、示范读,将单元要素落实在课文教学中。 再如第六单元主题是“祖国山河”,以描写景物为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句话的意思”。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便是习作时“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再对照本单元的词句段运用:第一个词“懒洋洋”,ABB形式,出自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懒洋洋”一词,并反过来借助这个词说说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还可以用“懒洋洋”再造一个句子。这样,在单元课文教学时以方法为先导,进行渗透,学生学习“语文园地”时,能自主发挥的地方就很多了。 “段”的运用,是三年级才出现的,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重难点,也是为习作教学打基础的。更应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来。虽然这次的两个开头均不是选自单元课文原文,但不难发现,单元课文中都有相关的描写,完全不影响提前渗透。《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关鱼多、鸟多的句段描述;《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关于春夏秋冬四季的描述,都可以作为训练点。 二、专项训练:教授策略 无论是词语还是句子,既然单元课文和语文园地中都出现了,那必是重要知识点。所以,教学时也要多次复现,学生才能掌握。因为单元课文教学时,已经有了很好的铺垫和渗透,在语文园地时就相当于再次复现。 “运用”对三年级学生而言,除了口头练习,还要加强书面练习。如果说在单元课文教学时,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做到全面、系统地讲解与训练,那么语文园地教学时就是一个最佳专项集训时刻。下面是针对语文园地内容设计的相应专题训练示例: 第三单元 病句专项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我们已茎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2.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3.妹妹戴着一顶黄色的帽子,一双红色的皮鞋。 4.水果店里有很多水果,有苹果、橘子、土豆和葡萄。 第四单元 标点专项练习 1.小槐树好奇地问□爷爷□我有年轮吗□ 2.□没想到年轮还能记录年龄哩□小槐树高兴地说□ 3.□这是不可能的□他说□那天我就在这□ 4.妈妈说□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5.□快要下雨了□我们赶快回家吧□小华说□ 6.□不是我的错□小红伤心地说□我也不知道小乌龟为什么会这样□ 专项训练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少而精,切不可贪多。否则,不但起不到强化作用,还会增加学业负担,引起学生逆反或恐惧心理。此外,还要做到讲练结合,即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缺一不可。教师讲什么?显然,只讲标准答案是不够的,教师应借助专项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或总结答题策略,掌握一些实用的答题技巧。例如辨析、理解、整合等,专项训练就是要凭借多道题的优势,重点教授这些策略。 三、习作巩固:纳入评价 统编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一种螺旋式的,重要知识点不是只出现在一个单元和一个语文园地。某一个词句段也不是这一个单元训练完就结束了。除了单元铺垫、专项训练,还应适时巩固。 习作是词句段运用的重要载体,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在习作中会有体现。教师在批阅习作时,给予肯定评价,势必会激发学生运用的欲望。 词语的巩固与评价。关于“词”,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二、四安排的都是四字词语。可见,四字词语是本册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习作中巩固与评价,笔者通常坚持两点:一是有意识地主动运用,二是用得恰到好处。 句子的巩固与评价。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的目标与内容中提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重点介绍了改正、增补、删除三种修改符号,学完后,即可让学生用已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笔者首先在批阅学生习作时以身作则,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其次,在教学生修改习作时,明确建议或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规范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最后,学生主动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时,教师马上给予口头表扬或书面鼓励。 段的巩固与评价。词句组成段,段再组成一篇完整的习作。与词句相比,段难度大,它不是词语和句子的简单堆砌。其实对于段的运用,除了书面习作,还有口头习作,即让学生先说,这也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针对段的巩固,笔者通常采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先说再写,说写结合,相应的评价也是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 总之,教师在教授“词句段运用”时,要瞻前顾后,重视知识点的复现,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将词句段的运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赖春梅.整体·联系·学本——部编新教材“字词句运用”栏目的教学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7(03). [责任编辑:陈国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