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教学诊断”成为教师成长的契机 |
范文 | 余优超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诊断,并为之开出“治疗的良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力求以活动为载体,探究小学数学教师“病症”、“致病原因”;在各种活动的基础上诊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找出教师“病态教学”的原因;在诊断教师病态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构建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流程。 【关键词】病态教学;诊治;策略 数学教师责任心强,乐于奉献,为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但与现在的教育要求比,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缺乏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新教师教学经验缺乏,职前教育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缺乏深度和广度,与实际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适应型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程序性知识已比较丰富,具体表现在他们已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并能熟练地在熟悉的教学环境中运用,但这种运用多为长期练习的结果,条件反射的成分较大。该群体已形成适合于自身个性特征的固定的教学方式,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材的处理有独到的见解,有较好的教学效能感。与此同时,出现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期”。在其知识结构中,大量的隐性的实践性知识没有被激活到意识层次。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们在专业发展生涯中出现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极其不利。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求一条有效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一、以活动为载体,探究小学数学教师“病症”和“致病原因” 1. 建立数学教师成长联盟 在一个学校里,常常存在着不同年龄、不同经验、教法各异的各种各样的老师,本课题力求将这20位教师组成数学教师成长联盟,在成长联盟内阅读交流、观课议课、碰撞思想,一起感受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一起反思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良方。力求借助群体的力量探究个人的病态教学行为,劈开自己顽固的思维壁垒,突破旧的思维框架,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2. 建立良好的“数学教学诊断”研讨模式 教师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方法和策略,因此,也就出现了种种病态教学。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开展是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与困难,实现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了“数学教学病理研究”研讨模式。 (1)对比教学式教研活动 对比教学式教研活动是指针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对比来加深认识,寻求教学的具体对策。 (2)课例分析式教研活动 课例分析式教研活动其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教师更科学更深入地诊断日常教学中未发现或不重视的许多问题,更好的对教师的教学病理进行诊断。再通过教学策略的改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得更到位。 (3)微格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的核心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即利用手机的录像功能摄取教师的教学实况,随后放像及时反馈,使执教者直接地、具体地观察到自己的形象,并从各种不同的视觉进行课堂教学病理诊断,以达到最好的教学研讨效果。重放录像,组织执教者与其他教师一起观看后进行分析评价。评价时,先让执教者自评,然后再根据反馈评价后获取的信息,修改教案,准备进行微格教学的再循环,进行重新教学、拍摄及评价。 (4)利用模拟上课的模式 所谓模拟上课,就是虚拟的上课,指教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把教学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的一种上课形式。它是一种将个人备课、上课实践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研活动,它整合了传统的说课和现场讲课的优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在各种活动的基础上诊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找出教师“病态教学”的原因 数学教师病态性教学行为的存在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阻碍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隐性肿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病态性教学有观念上的病态和实践上的病态两种。通过对数学教师病态性教学行为的诊断,可以帮助教师澄清一些错误的教学观念,反思病态性的教学行为,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到底存在哪些教学病态行为呢?课题组成员经过开题论证,初步得出以下几种: (1)教学目标定位的病态;(2)创设情境的病态;(3)合作、探究的病态;(4)教学中把握不住“过程与结果”的度;(5)过于追求民主平等;(6)过于滥用激励评价;(7)过于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8)过于追求活动化 …… 以上只是我们初步得出的一些数学教师病态表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师的病态教学行为更复杂。 三、在诊断教师病态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的策略 产生病态性教学行为的原因错综复杂。在总结归纳出病因后,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操作,改进小学数学教师病态性教学行为。 1. 深入解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 2. 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从教师个人来说: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师责任感建设;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增加教师理论素养、知识技能储备。从学校层面来说:加强学校数学学科组的建设。要大力倡导教师间的团队合作,而不是单干,一所学校的数学教学需要的是一支数学教师队伍,而不是一个人。其次是充分发挥教学骨干力量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校本教研等形式发挥作用。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快乐、轻松、高效地学习 这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况。我们可以做的一是教师要用科学的思想指导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唤起学生的兴趣热情,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魄力吸引住每一位学生的心。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材的安排,既不照本宣科,又不肆意拔高,人为提高难度,让学生承担不必要的负担。二是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作业要求严格按年龄段有关规定执行,要把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检查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项目,防止不管不理,任其发展,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陷入“题海”、“题洋”。三是加强学校、教师、家长三方之间的交流沟通,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必须在教育理念、方法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给学生一个有序的成长空间,而不是三方互施压力,决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从一开始就背上一个大包袱。 我们抓住课堂教学病理涉及的三个基本要素——疾病病症、致病原因、防治对策,研究教师教学行为,对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结合大量的给别人和自己“开药方”的案例,总结出教师教学疾病的诊治措施,确定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为教师提供明确的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J].西南大学,2009(01). [2]谢清霖.通过试卷分析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J].小学数学教育,2014(06). [3]叶文建.数学教学问题诊断设计例析[J].中小学数学,2013(01). [4]刘勇,赵金惠.读懂学生困难提高教学效率[J].小学数学教师,2014(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