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 |
范文 | 王丹阳 【摘 要】计算教学常常重结果而轻过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麻木训练,使得整节课如机械般运行,而“以学定教”就改变这种弊端。先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再由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来把握学生的起点,调整教学策略。在学生自学交流中,既培养了他们探究合作精神,又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回顾以前的计算教学,习惯上教师先讲解例题的算法算理,然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接着是用大量的习题巩固计算方法,课后以一张又一张的口算纸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这样的教学总有很多的不如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麻木训练,整节课如机械般运行。那么是否可以改变一下计算教学的方式呢?比如在计算教学时尝试“以学定教”,先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再由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没有学懂的疑难问题,教师则根据出现的问题来调整教学的内容,从而使教学更有效。 那么,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呢?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把握起点,确定策略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无法确定学生的情况,而出现要么起点太高,要么起点太低的现象,计算教学也是如此。比如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时,会使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缺乏挑战性、乏味单一、没有思维含量;而在教学《小数乘除法》时又觉得特别烦琐,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上被动接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起点。为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课前让学生先自学例题,再做相对应的习题,然后在课堂上检测效果,从中发现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来决定教学的策略。这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能夠一下子摸清学生的底,知道有多少人掌握了计算方法,明白了算理;又可以知道有多少人没有掌握方法,他们出错的原因是因为粗心,还是不明白算理,这是最准确的学生学情分析。这样不仅能看出学生已经学过了哪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反映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同时也了解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所形成的数学思维方法。因此,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就能较好地找准教学的起点,加速实现从旧知向新知的自然迁移。 二、审时度势,及时调整 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形成一种“线性序列”。出示例题,让学生先尝试解答,然后讨论解答的方法,再让学生说说解答过程的想法,然后一起总结归纳。学生所走的每一步教师都精心设计在先,生怕学生“脱离轨道”,老师和学生都陷入教学的模式化,在不知不觉中给教师和学生都来了个“五花大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如果采取“以学定教”的方式就能避免死板的套路。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课前教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5张分别写着“2,5,7,-,=”的卡片,让他们摆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这样学生就总共能得到“27-5=,57-2=,75-2=,25-7=,35-7=,72-5=”六道算式,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内互检,显然“27-5=,57-2=,75-2=”这三题不退位的减法组内学生能凭已有的知识互相纠正,这样不仅节约课堂时间,又能巩固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还培养小组互帮互助的学习精神。而面对“25-7=,52-7=,72-5=”这三题,组内就会出现不同声音,已经掌握计算方法的学生就会阐述自己的想法,或者翻阅课本寻求帮助。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掌握信息,如果大部分学生在互相合作的情况下已经掌握了退位减法的方法,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以及列竖式的注意点,并讲明算理即可。如果小组合作之后还是存在着困难,那么就可以利用冲突寻求解决的策略。让学生讨论“52-7=55,52-7=45”这两题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两个不同的结果?它们都对?都错?还是一个对一个错呢?以一连串的追问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今天的挑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如果遇到个位数字不够减时该怎么算?”老师挑明了探索的重点之后,要求小组再次展开讨论:“辨别上述两种计算结果的正误,对的要说出算理,错的要找出错因。”然后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关于“52-7=45”的多种算法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并针对“52-7=55”的错误,请用竖式算法计算这道题的同学说一说竖式算法要注意哪些问题。然后老师对课题作了简要的小结后,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算法巩固练习。由此可见,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择机调整教学预设,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情去作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使学生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 三、创造氛围,鼓励探究 课堂上为了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尽量缩短探究的时间,用最少的时间得出最精准的结论,有时甚至遇到问题绕道走,无视学生遇到的思维障碍的情况;或者有意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消灭在萌芽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步步就范等。这样教学任务是能按时完成了,但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活动就仅仅局限于理解性思维。教师往往嫌麻烦,怕浪费时间,使学生缺少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让学生先自学,自学新知必定能使学生产生困惑,而伴随这些困惑而来的就是对新知的渴望,再小组合作讨论,那么学生的探究与交流活动变得有意义。比如,在教学小数除法“27.3÷26”时,让学生自己先做,必定会有两种答案1.5或1.05,当他们进行小组互检时就会产生冲突,那么他们就能及时有效地组织围绕这两个答案开展探究活动:或者通过验算,或者重新计算,或者比较计算过程,或者相互交流算法,在各种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与经验。因此,在课堂上中鼓励学生先去尝试,大胆交流,积极地互相探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使计算教学更丰富、更饱满。 四、尊重差异,和谐发展 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差异,而这种差异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尤其在计算教学时,有些学生看一遍例题马上就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习题,有些学生却是一知半解,所以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进度,就会出现优等生嫌内容重复单调,后进生则拼命追赶的现象。如果让他们独立自学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就能减少这种矛盾,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在小组分组时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智能水平与学习态度的差异将学生“隐性分层”。为什么是“隐性分层”?因为这种分层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明显地把学生化分层次,区别对待,使学生遭受到歧视从而产生不良情绪,所以只能使教师自己心中有数,是一种动态、模糊的分层。可以把学生从总体上划分为分成低、中、高三层。低层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有困难,对学习没有兴趣;中层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高层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偶尔会有创造性的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一般按前后两桌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内高、中、低层学生尽量按照1∶2∶1的比例分配。高层学生当组长,是小组学习中的组织者,中低层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高、中、低层学生在一起互相探讨、互相帮助、互相协调、互相合作,共同进步。自学时,高、中、低层的学生同样看书,做对应练习,结果高、中层学生看懂了、做对了,高层学生甚至明白算理,或者有多种方法解决,低层学生却没有看懂、做错了。课堂上小组合作时,学生互相检查练习,即做对了的高层或中层学生帮助做错了的低层学生更正,并且讲清“为什么”,再结合教师补充讲解,这样低层学生不懂的问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就能基本得到了解决。同时,当高层和中层学生在面对不同算法时,互相交流又能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从中体现了算法多样化。而中、高层学生在帮助低层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培优”。这样就实现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得到良好的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