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追问,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范文

    徐慧

    【摘要】当下,数学课堂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仍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特别是在对话中教师的追问常常是把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追问中求同存异,让算法掌握更有效;在追问中化繁为简,让算理理解更透彻;在追问中追本溯源,让方法运用更得当。

    【关键词】追问 求同存异 化繁为简 追本溯源

    自主探究式学习是学生面对具有驱动力的问题产生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纯粹地无为而治,更不能放任自流,而是通过巡视、观察,发现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以及新的问题,然后就这些困惑以及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推进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对话中教师要适时追问,把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笔者就苏教版数学“分数除法”的教学为例,就对话中的追问,浅谈一二。? 一、在追问中,求同存异,让算法掌握更有效

    无论是整数除法、小数除法、还是分数除法,都是乘法的逆运算。这一笔算方法与数的形式、大小都无关,只与“逆运算”相关联。这一内容的理解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除法”,真正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建立“除法”笔算的模型呢?

    

    追问一:你觉得哪种表达方法比较好?为什么?(学生认为各有各的好处)

    追问二:和第(1)种方法比较,仅仅是简便吗?

    追问三:“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对于整数、小数除法也同样适用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连续的追问不仅把学生由对“分数除法”的学习引向对“除法”的整体认知上,而且通过追问,也把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的认知异同呈现在课堂上。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思考,对除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分数范围,在举例、观察、比较、思考中,学生发现无论除数是整数还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不管是整数除法,还是分数除法都可以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这样对分数除法的认知摆脱了“数”的束缚,从而使学生明白他们所认知的不同之处只是数的形式不同,计算方法从本质上理解是一致的。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的追问,帮助学生在差异的比较中,对“除法”有了再认识再理解。也正是在这一个个的追问中,增强了学生反思、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对“除法”概念的整体建构。同时,这样从认识差异到认识趋同的过程,也使得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算法真正得以掌握。

    二、在追問中,化繁为简,让算理理解更透彻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是教师和学生重要的对话方式。想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就离不开适时、适度的追问。追问不仅能推进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明晰了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明算理、知算法、用方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追问是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很好方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