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观察活动设计
范文

    许丹艳

    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动手能力也较差,缺乏科学、有序的观察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并组织合适的科学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本文以苏教版二年级《科学》教材中《明亮与黑暗》一课为例,谈一谈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观察活动设计。

    一、低年級的观察活动要有引导

    低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如果教师完全放手,学生极有可能摸不着头脑,盲目尝试,所以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

    【教学片段】观察纸箱内部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带小孔的纸箱,里面有什么呢?

    生:黑黑的什么没有看到。

    师:在不打开纸箱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知道里面的东西?

    生:可以用手电筒照一下。

    师:纸箱上有两个小孔,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生:一个小孔用来看,另一个小孔可以放手电筒。

    师:这个方法不错!小朋友们相互合作,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拿手电筒。

    在一年级上册《用感官观察》单元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会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不用“包办”,适当放手。有学生提出借助手电筒来观察,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纸箱上有两个小孔,学生就会想到两个孔的不同用途。当然,教师提供的帮助要恰到好处,过多的帮助反而会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

    二、低年级的观察材料要有准备

    学生观察活动是否充分,效果是否明显,与教学中提供的观察材料密切相关。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手脑配合的机能不完善,往往只关注表面现象。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并且要满足安全、简单、明显等条件,精心准备观察材料。

    【教学片段】了解明亮与黑暗的产生与光有关

    师:借助手电筒,我们看到了纸箱里贴了几张画,这是法国著名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如果想看得更清楚,可以怎么做?

    生:开多个孔。

    生:换个更亮的手电筒。

    师:老师准备了有多个孔的纸箱和各种亮度的手电筒,小朋友们可以试试你们的办法。

    借助手电筒观察纸箱的内部这个活动是学生能够完成的,同时纸箱内壁贴着“拉斯科洞窟壁画”,一方面“黑黑的纸箱”对低年级学生是有吸引力的,另一方面“壁画”上的各种动物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容易辨别。教师在提出“如何看得更清楚”这个问题时,鼓励学生提出多种方法,并事先准备已经开了多个孔的纸箱和各种亮度的手电筒。

    三、低年级的观察活动要有趣味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分散,观察活动的设计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有在兴趣的吸引下,学生的观察活动才能维持和深入。

    【教学片段】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大小的关系

    师:这里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圆,你们能用手电筒的光斑把这些圆正好填满吗?

    师:谁来说说,怎么做才能得到大小不同的光斑?

    生:手电筒低一点,光斑就小;手电筒高一点,光斑就大。

    师:是啊,手电筒离纸面越近,光斑越小;反之,手电筒离纸面越远,光斑越大。

    学生观察的兴趣首先来自他们对观察事物本身的好奇,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如上个案例中以“黑黑的纸箱”作为观察对象。其次,教师还可以改变观察对象的组织方式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在此案例中,教师设定了三个大小不同的圆,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观察的范围先设定在大小方面。通过尝试和观察,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位置的远近与大小的关系,使学生在玩中就完成了科学探究。

    四、低年级的观察活动要有目的

    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有过观察的经验,但是他们的观察技能还比较低,大都是随意的、没有目的的。科学观察是有着明确目标、具有验证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观察的目的性更为重要,目的指向越明确,观察活动就会越有效。

    【教学片段】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亮度的关系

    师:在刚才的作画中,光斑除了大小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发现光斑的亮度也不同。

    师:真的是这样吗?小朋友们再来观察一次。

    师:大小不同的光斑,亮度有什么不同?

    生:光斑小,就会很亮。

    生:把手电筒抬高,光斑大了,但是变暗了。

    师:是啊,手电筒离纸面越近,光斑越小,亮度却越强;反之,手电筒离纸面越远,光斑越大,亮度越弱。

    学生在发现位置的远近与大小的关系后,还有人提出亮度也不同。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二次观察。两次观察看似差不多,但是目的不同,观察到的内容也就有所侧重,使得学生的观察有序、高效。

    五、低年级的观察活动要有思维

    在观察中获得有价值的发现,离不开比较、分辨、判断等思维活动的参与。因此,教师在学生科学启蒙初期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片段】注意用眼卫生

    师:我们每天都要读书写字,怎样的光线强度才是合适的呢?(教师出示资料:光线在300至750勒克斯之间,最适宜眼睛阅读。)

    师:老师这里有个台灯,有3个档位,哪个档位的光线适合我们读书写字呢?(学生猜测)

    师:光用眼睛看可不行,我们可以用专业的测光仪来测一测。(教师从台灯的不同挡位、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等方面测量台灯亮度。)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你们觉得使用台灯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选择合适的档位。

    生:不能离台灯太远。

    生:台灯的高度不能太低。

    师:是啊,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档位、台灯高度和书写位置。

    教师以“怎样的光线强度合适读书写字”为情境,先用眼睛观察,再借助仪器测量。在观察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以此使学生意识到用眼卫生。

    【作者单位:常州市邹区实验小学? 江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