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STEAM理念下科学课情境教学探究 |
范文 | 王峰 情境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中依据学生认知经验和思维特点,灵活巧妙地设计具体形象的实际场景与景象,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老师在steam教育理念下,展开小学科学情境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情感认知,创设丰富、生动情境氛围,启发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各学科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能力实现有意义的发展和提升。 一、创设真实情境,展开思考探究 STEAM理念以跨学科为核心特征,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各学科知识,灵活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老师将STEAM融入科学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跨越学科界限,从人文艺术、科学创新、工程科技等多角度多层面体验知识,解决问题,自主实现有意义的建构。因此,老师在STEAM理念下,应立足于实践教学,将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生动、具体、真实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兴趣,让学生在趣味、真实的情境问题引导下,对科学知识展开积极的独立思考与探索,深刻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秘密》过程中,老师要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现象建立联系,使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深刻认识和理解摩擦现象和摩擦力,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及其发生的条件。“同学们,生活中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的力,我们来一起体验这种力。”老师示范指导学生用手掌紧贴桌面向前推动,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向前推动手掌时,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手掌在运动时受到了阻碍,并认识了解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有多大呢?谁知道摩擦力的运动方向?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促使学生在情感与认知相融合的情境下,思考探究和解决摩擦力的秘密,意识到摩擦力带来好处、存在的负面影响。 二、协作交流互动,猜想假设验证 老师在STEAM情境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将科学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准确抓住和理解事物的本质联系。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抽象思维和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师要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在协作交流中,相互探讨、相互渗透、共享知识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合作探索的过程中,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过程。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能在探索中融合工程、技术等综合知识,老师要以具体情境为支撑,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猜想假设,并在协作互助中验证问题的科学性、真实性。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传播》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探索空间:“同学们,耳朵在生活中每时每刻接触到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看见它嗎?它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为什么学校上课的铃声响起,我们在各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激发学生对声音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真实体验,对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途径做出猜想假设。老师组织学生用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现象:“你可以解释声音的传播现象吗?”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纸片、小球、铁丝,自主设计“敲鼓”实验方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小球为什么会随鼓声震动?”在实践探究中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三、归纳对比概括,拓展迁移认知 老师在STEAM理念下,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精神、情感态度的综合培养,使学生在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情境中,对科学知识问题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并通过归纳、概括、对比,获得科学现象的事实依据。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合作沟通、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老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宽松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并鼓励学生在相互探讨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意见做出评价建议,使学生能在深刻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实现科学知识的应用迁移。 例如,在教学《小小纸飞机》过程中,老师以“创意梦想”为主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纸飞机吗?如果你乘坐纸飞机来上学,你认为纸飞机会是怎样的形状?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制作你梦想中的纸飞机,好吗?”老师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组织学生在融入艺术审美、工程技能的合作实践中,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纸飞机,同时老师在学生制作完成后,要求学生汇报并展示学习成果,比一比“纸飞机的性能”“纸飞机的审美外观”,让学生在相互评价探讨中测量、收集证据。老师适当对学生进行启发:“为什么你的纸飞机下降速度会慢呢?速度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同学们,请说一说你们在比试纸飞机性能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信息采集、推理分析的过程中,对纸飞机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做出有力的推测以及合理的解释。 总之,老师在STEAM理念下展开小学科学情境教学,要强调多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围绕学生的情感认知设计具有挑战性、科学性、启发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深层体验。同时,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假设,鼓励学生在协作交流中,从现实经验角度解释抽象化的知识内容,促使学生在适宜、轻松、生动的情感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和创新思维,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索,有效实现科学思维与协作能力的综合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