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9年《体育教学》部分选题计划 |
范文 | “專题讨论”栏目选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指标之间的关系认识与教学建议 栏目提示:2017年《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出台标志着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实施的开端,《课标》提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其具体内容:运动能力包括体能、运动认知、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与体育品格。《课标》在附录1中还较为详细地提出了学科素养在各个水平学生中的表现,为基层体育教师提供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核心素养的基本方向。但在《课标》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体育课教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因此,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体育课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策略、评价等)将成为当下基层体育教师的难题。本栏目以核心素养及其具体指标之间的关系为主题,结合《课标》附录1中学科素养在各个水平学生中的表现,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具体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并提出相关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建议,共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第一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二期: 运动能力与体能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三期:运动能力与运动认知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四期: 运动能力与技战术运用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五期:运动能力与体育展示比赛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六期: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意识习惯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七期:健康行为与健康知识掌握运用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八期:健康行为与情绪调控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九期:健康行为与环境适应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十期:体育品德与体育精神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十一期:体育品德与体育道德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期:体育品德与体育品格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教育实践与反思) “实案选登”栏目选题及撰写建议 一、选题方向 2019年“实案选登”栏目将围绕“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征稿,建议教师们将教学实践中的创新设计反复推敲、认真打磨,选择教学效果明显的精品教学设计,按照下面要求投稿到我刊,与广大同仁共享、共论、共议教学设计。 二、教案教学设计的撰写要求 1.教材分析 在教材选择与分析中,应针对本课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重难点及与其他上下课时之间的联系、价值、易犯错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手段、安全事项等层面去进行剖析。 2.学情分析 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主要从任课的实际对象入手,从生理、心理、已有运动技能基础以及男女生学习差异、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突出体育弱势学生的学情困难点分析。 3.设计思路 简要分析在践行理念、方法手段的设计等方面的亮点与特色,提供范式,以便借鉴。 4.教学重难点分析 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学生的学习等方面来剖析重难点。 5.课时教案 教案不要固守格式,可以丰富多样,图文并茂。完整课时教案,每个部分的设计都要为主教材服务,尽可能做到过渡自然、无痕连接。但是表述要规范、准确、科学,练习次数、组数、时间、运动负荷、心率等要素要齐全。在教学片段之间,可以插入“设计意图”,告诉读者为什么这样设计,创新点在哪里,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体能的补偿如何设计,等等。 注:以上共5部分,1~4部分需要有针对性地去构思,用最精练、最有价值的语言表述出相关思考,避免大话、官话、套话的呈现;第5部分,要求格式百花齐放,图文的整体布局饱满,语言表述精练易懂。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