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体育“功能项目组”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范文

    殷从建 孙念军

    摘? 要:本文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建议和现实学校体育管理中的复杂关系,分析了当前高中体育管理的困境,提出了“功能项目组”管理的释义、相关职责以及操作路径,总结了相关实践经验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体育;功能;项目管理;整体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2-0064-02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活动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等有机结合。然而体育作为学校系统中的一分子,各项工作环环相扣、错综复杂,实际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解决不同课程形态衍生的问题,还要解决同一课程形态不同层次衍生出来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对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现有的体育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高中体育发展的管理需要,按照体育形态功能进行项目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一、高中体育管理的困境

    1.双重标准下的工作要求高、压力大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行政部门严抓体质、健康、安全等,要达标;业务部门严抓体能、技能、素养等,要成绩;体育教师除了体育常规教学、训练等外,还要迎接各种体质监测工作、教学检查和体育督导等工作,却缺少相应时间、空间、师资、经费等保障;对各项体育工作只能疲于应付,想做好工作但不具备最基本的条件,做不好工作又被说三道四,造成各种体育工作和主体发展错位的现象,教师压力倍增,价值感缺失,工作开始推诿,职业倦怠感普遍增强,高中(高考)更是如此。

    2.多维管理下的实施难度高、质量低

    高中体育的管理涉及多目标(体质、教学等)、多主体(领导、教师、教练、班主任等)、多内容(体育大课间、体育课程、竞赛活动、运动训练、体质监测)等管理因素,呈现维度多、难度高的管理特征。组织实施工作主要是通过体育教研组完成,然而教研组是学科教师教学和教研的基层单位,又是隶属于教导处的行政组织,肩负着教学、教研、管理三种职能;教研组长是体育工作实施的主要责任人,既要完成自己的本职教学,还要解决组内千变万化的事务问题,造成权、职、责不清,体育管理动力缺失,各项工作难以实施,整体课程质量低。

    二、“功能项目组”的释义与职责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学校是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层单位,是贯彻实施本课程标准的关键环节;并强调学校领导应落实专人分管,体育教研组长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直接责任人。根据高中体育课程形态的功能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改变教研组、备课组建制,成立体育处,建立项目组,即体质组、课程组、竞赛组、体育人才培养团队(高考体育、校园足球、项目运动队)等;管理架构为:体育分管校长—体育处—体质、课程、竞赛、人才培养团队;做到体育处负责人待遇等同学校中层,项目组长待遇等同教研组长,三年一聘一考核,架构示意图如图1。

    “功能项目组”负责人主要工作职责(示例):

    1.体育处

    (1)学校体育课程整体规划、设计与实施;

    (2)功能项目组长负责选聘、培训、管理、考核;

    (3)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评优评先认定;

    (4)学生个人、班集体评优评先体育考核认定;

    (5)本科生、研究生、新教师实习组织与管理;

    (6)学校体育网站管理、体育文化建设等。

    2.体质组

    (1)全校学生体质数据信息管理(登入信息、身份连接、信息更新等);

    (2)体质健康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计划、健康体检、干预、健康教育等);

    (3)学生体质第三方测试组织与管理(筹备、测试、录入、反馈、补测等);

    (4)体质上报省、国家数据库管理(公示、分析、上报、学生体质认定等);

    (5)區、市、省、国家级抽测组织与管理(筹备、测试、接待、总结反馈等);

    (6) 相关人员工作培训、常规考核等。

    3.课程组

    (1)大课间活动组织与管理(时间、目的、内容、形式、考核等);

    (2)体育课程组织与管理(课程计划、选项分班、体育考核、成绩认定等);

    (3)教师教研培训、课题、论文、案例(规划、申报、实践、总结等);

    (4)省、市、区、校体育公开课、讲座(筹备、安排、接待、总结等);

    (5)各级体育教学专项调研、督导(筹备、安排、资料整理、总结等);

    (6)相关人员工作培训、常规考核等。

    4.竞赛组

    (1)运动会、冬锻节、联赛等组织与管理(筹备、安排、公告、颁奖等);

    (2)学生俱乐部竞赛活动组织与管理(筹备、安排、公告、颁奖等);

    (3)各级联赛项目组织与管理(筹备、衣食住行安排、赛事报道等);

    (4)教练员、专业教师选聘(面试、协议、培训、考核等);

    (5)特长生招生组织与安排(筹备、安排、资料整理、汇总等);

    (6)相关人员工作培训、常规考核等。

    5.体育人才培养团队(如:高考体育、足球、跆拳道等特色项目)

    (1)运动员信息管理(报名注册、登入认证、身份连接、信息更新);

    (2)管理员选聘、运动员输送组织与管理(面试、协议、考核、汇总等);

    (3)运动员过程培养组织与管理(训练、跟踪、考核、总结反馈等);

    (4)国家、省、市级比赛组织(筹备、衣食住行安排、赛事报道等);

    (5)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阳光体育学校等创建(申报、材料整理、验收等);

    (6)相关人员工作培训、常规考核等。

    三、“功能项目组”实践的路径

    “功能项目组”管理实施中团队成员根据个人特点尽量每人主持、引领一个擅长项目,同时每个成员又在其他成员主持项目中展现自身的专业优势,实施时明确分工,各尽其职,各显所长,各得其所;学校体育也通过组员之间相互支持、互相弥补,使得各项体育工作形成合力。具体路径如表1所示。

    通过长期实践与调整,逐步由原有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教研组)走向学科发展“功能项目组”管理模式。强化了项目组成员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提高了体育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了课程质量的提高。但在具体运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充分了解每个成员的管理特长,是偏重于科研,还是偏重于教学,抑或偏重于管理。(2)要充分了解每个成员的专业特长,是偏重于体能,还是偏重于项目技能,甚至是体能项目中具体哪一个素质(力量、速度等)。(3)要充分了解每个成员的性格,是注重实效,还是注重完成任务;是偏向于外交,还是偏向于默默做事等。只有做到充分了解,统一思想,才能更有利于功能项目组的实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