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走进生活,拓展思路,抒写真情
范文

    刘惠丽

    【摘要】要改变写作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迫切需要我们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初中作文教学的特征,从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入手,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

    【关键词】作文教学;探索与实践;生活;思路;真情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不敢怠慢它,尽心尽力的指导、批改,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仔细观察学生,我们发现一上起作文课,大多数人都是眉头紧锁,下笔困难,然后拼凑些“陈年旧调”敷衍了事。结果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情美感,更谈不上什么创意和个性了。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不停地反思着自己的作文教学,同时,也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下面谈一些我的做法与体会: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为写作储备丰富的“活水源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去寻找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地倾泻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

    首先要强化学生对生活的印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挖掘题材。其次是为学生铺就一条走近生活的路,多观察,多积累。为此,每学期我都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从以下几方面积累生活素材。①看一看。看自然风景,看色彩的变化,四季的不同;看人文景致,看白天与夜晚的异同;看爸爸妈妈衣着的变化。②听一听。听爸爸妈妈议论生活,听街头巷尾、公园景点、商场集市人们的交谈。③想一想。不妨来点奇思妙想,将思想的双翼展开,想象自己将会看到什么、成为什么。把这些经历与感受记录、积累下来,就成了一个充实的素材库,写作时就可信手拈来,为己所用。

    实践证明:无论自然景物,还是社会上的人和事,只要处处留意,用心观察,就可获得丰富的“活水源头”,把这些素材加以提炼,再结合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就可以写出有真情美感的文章。

    二、巧妙引导、点拨,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后,已收集到多种多样的生活材料,可如何将这些素材组织起来,使之有条不紊地为写作服务呢?关键是通过巧妙的引导、点拨,拓展学生写作思路。思路被打开了,学生的文笔才会流畅自如。

    那么如何才能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呢?我觉得首先要重视作文课上对学生的引导。作文前的指导,要变教师讲为学生观察或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活跃思维,以其达到从容成文之效果

    其次,为拓展学生写作思路,还可以让学生以课本上的文章为依托,再加上我们适度、合理的点拨,让学生进行仿写或者改写。比如,学习了舒婷的《童年絮味》,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美丽的春天”;学习了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围绕如果没有孩子说出真相,故事将如何发展进行讨论,为课文再改写一个结局。

    三、放飞学生心灵,让他们抒写真性情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而写作就是抒发情感的“艺术活动”,是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经历过、体验过的情感,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语言形象地传达出这种感情。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

    比如写作《老师,我想对您说》时,我就鼓励学生把老师当作值得信赖的朋友,说真话诉真情,自由大胆地倾吐心中的想法与情感,可以写对老师的赞美,可以写对老师的希望,更可以写对老师的不满。记得那节课,许多学生的作文几乎是一气呵成,不但语言流畅地倾诉了自己的心声,而且涌现出许多表达真性情的文章,让我感动、赞叹不已。

    四、结语

    要改变写作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迫切需要我们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初中作文教学的特征,从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入手,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放飞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在作文中彰显个性,展露真情美感。这样,学生写文章时定会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也定会涌现出更多文质兼美的佳作来。

    (责任编辑:晏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6: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