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之心得
范文

    陈秀美

    【摘要】《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要顺应学生心理、激发他们修改兴趣,增强其修改的自信心。同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多种方法,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修改心理;兴趣要求;形式方法;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文字频改,功夫自出。”国内很多学者对学生写一篇作文,需要经历的具体过程进行研究、探索,提出了众多观点,但都一致认为修改是该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它有助于较快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课标》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而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两点心得:

    一、顺应学生心理、激发修改兴趣,增强修改自信心

    小学生修改作文的心理障碍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识偏差和能力缺乏;另一类是思维的惰性和自卑的心情。后者就涉及兴趣的问题。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为学生学习上的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动力,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修改作文的先决条件,是提高修改作文能力的心理保证,学生一旦对修改作文产生了兴趣,那么修改作文就是一种乐趣。

    如何消除学生对修改作文缺少兴趣、缺乏信心的心理障碍?我的做法有:

    (一)讲清修改意义

    告诉学生,在修改过程中,作文能力会大大提高。给学生讲清修改作文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增强修改作文的“价值”意识,激发修改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修改。

    用古今中外有关修改作文的名人名言及名人修改文章佳话感染教育学生。例如,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壁上,进出都要认真看看,随时改动,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改了30多遍,等等。

    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关修改文章的反面例子,使学生悟出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指导心理氛围

    学生学习修改作文,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修改能力与习惯的形成,主渠道是课堂。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指导心理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修改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构建交往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只有这种关系,才能营造出开放、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心理氛围,置身于这种氛围,学生才会有良好的心境,才会有兴趣于学习修改,乐于修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降低坡度

    对小学生来说,修改一篇作文往往比写一篇作文来得更难。据调查,不少学生是宁愿写一篇而不愿改一篇。所以,培养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应该降低坡度,让学生感觉不太费劲就能“爬得上”,要是要求太高,学生难以做到,以至畏修改如虎,谈修改色变,对修改必然是兴味索然,提高他们的修改能力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鼓励为主

    在指导修改过程中,教师不要吝啬赞美词“不错”“行”“好”“很好”“真棒”……,尤其是中年级,修改作文刚起步,不必计较改得正确与否。对那些学困生,教师更要适时、热情地予以关心、帮助,扶着他、鼓励他迈步。在评定学生修改成绩时,教师不要吝啬分数,多给高分等级,让学生品尝劳动的甜果,充分发挥成绩评定的激励作用。总之,教师要多肯定、善鼓励、去挑剔,不打击,保护学生的修改兴趣,让学生保持“我能改”“我会改”的自信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比赛、展示成果、办小报、编习作选集等途径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二、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逐步培养修改的习惯和能力

    修改能力作为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其形成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修改意识的逐步萌发;(2)修改要求逐步掌握;(3)修改程度逐步生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逐步引导学生主动修改、自能修改。

    (一)把握要求

    小学阶段修改作文的要求是怎样的呢?《课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在第二学段(3~4)年级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在三学段(5~6)年级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学习修改作文,小学是初始阶段,要在低起点上逐步提高,不可随意拔高要求,以免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叶圣陶就说过:“不学作文能写得文通字顺,就算不错了。”

    (二)多种形式

    (1)教师批改。由教师动笔修改学生习作,并写上眉批、总批,改完后发给学生细细阅读,体会教师是怎样修改的,为什么这样修改。教师修改起到示范、导引作用。

    (2)合作修改。①全班修改。教师印发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由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和教师的批语,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修改。②小组修改。以4到6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修改同一篇作文,再全班交流。③同桌互改。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改后一起讨论对不对,好不好,为什么这样改。

    (3)自我修改。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参考老师的批语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修改中的体会,不光让学生知道怎么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改。

    学生修改抄写完后,老师收上来浏览,选其好的在班上交流,并在下期《请你修改》上登出来供大家欣赏、借鉴,有的还可推荐给报刊发表。

    三、总结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主动修改、自能修改,并形成一种习惯,一种能力。笔者实施上述两大策略初见成效。

    (编辑:马梦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