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
范文 | 【摘要】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中国人民承受了百年的屈辱和苦难,为中国历史书写了悲伤、痛苦的一頁。在伟大的、崭新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在崭新的21世纪,新一代中国人欣欣向荣、充满朝气和希望,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起新的一轮冲击和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美丽花朵。在求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古诗词讲解和传统中华文化渗透不容忽视,而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诗词教学存在一些短板和局限性,本文试分析其原因、现状,并指出相对进步、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同志的工作带来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华诗词;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0-0046-02 【本文著录格式】赵小燕.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诗词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20,19(30):46-47. 今天,我们中国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携手生活在这片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辽阔大地上。在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都对悠久、美丽、神秘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充满了向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敬重的、是深奥的,实践性极强。孔子所说的“忠诚、仁义、礼数”多么美好!世界各地都兴建孔子学院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全部领悟。而镜头回到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匆匆忙忙于日常学习、工作的事务而没有停下脚步,坐下来仔细想想: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为什么今天我们完美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一、中华文明传承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又称为华夏文化,是指在中原文明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演变、发展而形成的特殊文化形式,是在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时间演变,中国中原、北方游牧民族、西南少数民族、新疆文化、西藏文化等不断碰撞而形成的具有多样性、鲜明特征的综合文化体。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华文明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历史上,中华大地数次被北方游牧民族攻占和统治;在近代,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欺辱清政府,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外族外国文化并不能替代中国人的文化传承,反而他们的传统文化痕迹都被融合了。中国文化从书本、从细节、从生活的各处都流传、延伸、发展到了今天。试设想,若今天中国全盘西化,所有人生活中不再留有中华文化的痕迹,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华文化已经完全消失了。 对于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其一,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立身于世界文明的根本。中华文化是世界人类文明中民族、国家多样性的魅力瑰宝。中华文化也是我们之所以称自己是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骄傲和自立的基本。若失去文化,则中国人不知道自己祖先是谁、他们怎样生活、靠着什么样的理念来生存。所以传承中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其二,历史原因。在十年“文革”浩劫期间,许多红卫兵被坏人利用和蛊惑,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惨痛的破坏,他们认为:一切中国古文化都是封建的、腐朽的,落后且阻碍中国人进步,统统都要打倒和毁灭。这样的时代是中国人民的伤痛,传统文化很明显的并不都是腐朽和黑暗的。而今天,这样的思想还存留在我们周围,这样的历史背景不容我们忽视。其三,西方各国文化的影响和渗入。在今天,由于网络科技发达,我国的电视、报纸等行业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这时候许多舶来的、西方的文化也进入大众视野当中。当然,我们不能以古时候世界各国都来中华朝拜的骄傲自大以自居,看不起别国文化。因为每一种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特征,我们都应该好好地欣赏和学习。但是在美好文化进入中国的同时,许多糟粕思想和文化也与之一同进入。色情资讯、暴力电影、变态人格和人物形象,摇滚明星的歇斯底里、叛逆、古怪行为等也经常潜入、渗透进年轻人的思想。俗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没有强大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就被其所吸引而效法他们的行为,这样的思想是非常危险的。 二、当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局限性和弊端 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导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小学教学与中学相比本应该是相对轻松、愉快的阶段,教师可以慢慢对孩子们进行文化教导。这一环节的教学非常重要,让我们来分析其教学现状。其一,应试教育为主,学习相对压抑。在我国由于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工资评定的标准,所以教师专注于让学生专心学习背诵古代诗词而疏于对诗词进行解释、赏析,也没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诗词教学中的渗透。所以小学生们在学习诗词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枯燥和压抑,而完全抑制了孩子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难免产生厌恶情绪,也难以形成对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其二,以背诵、朗读为主,不符合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天性。其实,在传统的私塾教学时代,背诵和朗读教学是中国古代“四书五经”学习中重要的环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说是不好,但是在现今的21世纪,这样的方式已经不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教师把课堂有限的时间用来大家齐声朗读和检查孩子们背诵上,虽然看起来在忙于教学,其实对于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上都收效甚微。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优化策略 若抛开应对考试的角度,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小学语文诗词教学问题,笔者给出下面几点优化策略。其一,重视课前准备阶段。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若想重点提升学生们的语文能力,汉字的使用水准,课前准备阶段是非常重要而不容胡乱应对的。在课前,语文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多媒体资料发送给学生,对于下次课程将要学习的诗词背景、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信息在课前就传达给孩子们。孩子们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角度来学习古诗词,必然比凭空上课突然拿出诗词来让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其二,美学教育。诗词之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字营造的氛围和美感,作者情感的凝注、读者身临其境的领略都是非常重要的。诗词是精练的美学语言。这种高度精练的文字能力、控制能力教师同样要教导学生注意。例如:小学课文中的《登鹳雀楼》《赠汪伦》《悯农》等诗词,孩子们没有那种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没有参加过农业活动是很难真正理解和领略诗词想传达的真正深意。教师应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多多讲解,甚至实地讲解,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带领孩子们春游的时候登上高楼,在中午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种树,劳动休息的时候进行教导更能身临其境而教导效果比课堂上高出数倍。爱劳动、爱他人的中华传统文化美德很自然地渗入教学。这也是教学的延展性和连贯性。其三,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在语文诗词教学中,每一个汉字、作者背景、时代背景、诗词幽深的意境等都可以拓展开进行讲解,因为诗词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背景的。作者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幸福的思想,被统治者贬黜的不得志,农民农业劳动的辛苦都是可以拿出来进行深入讲解的,这一切都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加珍惜国家、人民、劳动果实、对他人的爱等。其实,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孩子们听故事、更多参与实践,是符合这一阶段孩子们天性的。而僵化式的朗读、背诵、考试则是本末倒置,把美好的语文诗词教学变得痛苦无比,是万万不可取的。孔子讲究“因材施教”,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找出适合这一阶段孩童的学习方法、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而不是用“一刀切”的方式,若想更好地培养学生,就必然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努力、爱心、心思。 四、总结 本文概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习、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之后延伸到小学语文课堂的诗词教学活动中,论述了传统诗词教学的局限性和僵化性,之后与之针对的,提出了几点在诗词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受文章篇幅所限,更多、更详细的内容不能全部展现。统观整个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两点:传统文化教学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平台,可以有广阔的空间来供教师发挥,而若想进行更好的教学,收到更好的成果,真正提升学生们语文能力,更好地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更大的努力。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学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朋友若想有所突破,大胆设想,勇敢求证的精神和实践行动必不可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更好地成长,为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而贡献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董佳国.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8). [2]李巧莉.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学周刊,2020(15). [3]姚琴娃.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 [4]罗彩凤.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2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