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资源与目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矛盾及其化解
范文 常媛媛
摘 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及其资源与目标的化解是一项复杂、巨大的工程。既包含大学外部资源的收集,也包含大学内部资源的分配与使用,还涉及到个体与大学目标的协调问题。实现现代大学内部制度的改革,可以让利益相关者从中得到好处,并与大学目标相容。本文从阐述资源与目标起点与表现开始,提出了资源与目标矛盾化解的几点建议,以此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资源与目标;矛盾化解
现代大学对于培养人才、科研实验以及服务社会等责任都离不开资源,但在资源的收集、使用过程中,大学的相关人员会以自身利益出发,使大学目标难以实现。在大学与国家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大学内部组织之间都会有着资源与目标矛盾的发生,阻碍着现代大学的发展与制度的建设。化解这一矛盾,就应以创新制度为己任,建设目标一致的现代大学制度。
1 资源的剖析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逐步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了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结构以及依法治教等重要思想。国内许多大学根据文件出台了不同的大学规章制度。一些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现代大学制度的特点和内涵,分析了大学制度的资源目标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矛盾冲突化解的途径与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极大提高了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深度。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类第一生命活动就是解决人与资源的矛盾问题,让人从资源中获得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马克思提出,人们需要食物以及其他必需品,才能生活下去,才能去创造历史。因此,人类的第一活动就是寻找资源、生产资源。实际上,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在人类探索自然、发明工具、拉帮结派、抢夺资源的过程中,资源的冲突也在所难免。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也表明,随着生产力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断变化,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产生了制度。诺斯的社会变迁理论指出,制度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增加统治者、子民或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进而缓和人类与资源的矛盾。由此可见,资源是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起因、线索及思路。
2 资源与目标的矛盾起点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资源,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也都是资源。然而资源的稀少使得人与资源充满着矛盾,解决此矛盾的方法是降低人的欲望或者开发新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人类通常使用的是后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人们不仅要发展自身的能力,更要团结他人,与人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由此,人类社会开始出现政府、学校、医院、等组织机构。组织中的个体都有着相同的目标,以此快速实现某种价值。美国一知名的管理学家说过,组织是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来进行合理地协调,是一种可以识别的实体,如果改变了既定目标,组织也将失去生命力。为了实现目标,就需要消耗资源,只有更多地获取资源,合理地利用资源,组织才能实现既定目标。而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资源与目标的矛盾冲突也不可避免。第一,组织所获取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能够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必须尽可能地搜集更多的资源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如果组织的目标与提供资源主体的利益相冲突,资源主体可能为了自身目标的实现,从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改变组织目标。第三,组织内部有着权利分化的问题,部门与利益团体的目标、权利都影响着资源分配和使用。如果资源的分配损害了某个部门或团体的利益,也会降低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效率。而现代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目标的实现也与资源也有着矛盾[1]。其中利益相关者也有着各自的目标,学生、教师、家长、合作单位等都有其各自的目标。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会忠于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利用各自所有的资源,影响着大学目标的实现和资源的分配。
3 资源与目标的矛盾表现
总体来说,政府对大学的影响最深。自治是大学的理念,也是大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学自治可以有效地抵御外界对大学生的干扰。社会发展基于教育、经济、政治,其中教育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承需要一个独立的教育环境,大学的自治使得学生的思想自由。但大学的自治很难完全实现,政府控制着大学办学的经费、招生以及各个专业的设立。政府对大学的干预不利于大学资源分配与使用效率。首先,由政府直接组织的活动,会导致大学的官场化,教育事业也将变成政府的工具,失去了教育的独立性,损害了学术的自由精神。其次,由于政府的参与,大学之间的竞争变得功利化,为了提高大学就业绿,办学经费最大化,使得大学一味地迎合政府的意愿,这使得大学偏离了既定目标。再者,政府对大学的长期干预,也会导致政府人员利用职务所便从中谋取利益,间接地导致大学采取非法手段来向政府索要资源[2]。长此以往,大学离不开政府,政府摆脱不了大学,造成了两难的局面。最后,政府对于资源的分配本身就存在着巨大问题,政府会将资源分配方式变成行政化。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均,很有可能延伸到大学内部。
4 资源与目标的矛盾化解
4.1 减少政府的控制
化解大学与政府的矛盾,完善现代化大学的制度,将政府的行政权和大学的自主权分而治之。尽快出台政府简政放权的相关法律政策,减少政府对大学资源的控制。加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合作,将政府对学校的控制转化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大学资源分配过程中的作用。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的格局。弱化政府的办学权,使大学成为办学唯一主体[3]。充分给予大学办学的自主权,让政府资源的分配做到有法可依。政府放权并不是任其不管,而是明确政府职责。首先完善教育经费支出制度,确保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正常投入,其次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划分政府责任,防止政府缺席对公共事业的供给。最后杜绝无为无治政府,政府要做到有所为,就要发挥其在现代化大学制度变革过程中的优势,为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法律秩序。
4.2 加强与社会的合作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之间的合作,但合作有时未必能够达成。大学与社会的合作不够紧密,其原因是双方没有认识到合作的好处,扩大社会对大学的资源投入,就要建立大学与社会合作制度。首先,建立大学筹资制度,在与社会合作时,大学应主动放弃利益一面,这样才能与社会进行长期的合作,并鼓励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向社会争取资源。同时加强网络宣传、媒体宣传等现代化手段,以达到筹集社会资源的目的。其次,建立共享制度,在大学与社会的合作中,要尊重合作者的利益,这样才能达成长期合作的意愿。所以,大学要想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就要拉近与社会的距离,借助社会的帮助,使自己得到长远的发展。最后,建立大学董事会,为大学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社会项目的机会,在大学与社会合作过程中,其合作对象,合同签订等费用,应由董事会负责,并广泛采纳社会公众意见,寻找优质的合作对象,董事会的建立为大学与社会提供了直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双方的顺利合作。
5 结论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大学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大學内部和大学外部资源分配的问题。而内外部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不改变外部的资源分配环境,内部的制度建设也难以实施[4]。因此,政府对大学办学的控制应适当减少,认清政府自身的职责,积极参与大学制度建设中来,大学也要积极与社会进行长期的合作,以寻求社会资源,内部更要实行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夏贝.高校校务公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9-10.
[2]陈斌,曾忠,罗尧成.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理论认识[J].出版与印刷,2016,03:3-5.
[3]梅海涛.新常态与大学治理方式的转变[J].管理观察,2017,05:137-139.
[4]何玉海.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充分把握其品质属性[J].江苏高教,2016,06: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