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高课堂教学督导艺术的实践认识
范文

    费晓昆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学水平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尤其是校内督导专家听课,进行教学评价工作是高校内部教学监控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探讨新形势下“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和评价维度等,助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 督导艺术 实践认识

    引言

    全方位审视总结我部近十年开展课堂教学督导工作的做法和实践经验,对督导的基本准则、内涵要素、方法技艺、评价标准等,提出了理性思考。以期建立科学化督导、人性化管理的长效机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目的。[1]

    一、课堂教学新常态

    2013年是中国慕课(MOOC)元年,短短几年间,慕课(MOOC)进入大学校园,得到迅猛发展。慕课(MOOC)是“互联网+教学”的产物,是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一门慕课(MOOC)或SPOC由三个教学要素组成,即授课视频、习题作业和论坛互动。授课视频是提供给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基本数字化教材。一门慕课(MOOC)或SPOC是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短视频组成。习题作业是检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必要环节。学生在线完成作业后,在规定的提交时间内,上传给慕课(MOOC)或SPOC后台。教师根据反馈的学习需求,再进行答疑和讲解辅导。论坛互动是学习过程知识“吸收内化”的重要环节。慕课(MOOC)的论坛互动是在线上进行的,即利用网上的留言板、QQ、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技术,实时进行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若将慕课(MOOC)引入校园课堂(实体教室),论坛互动则在线下组织实施,这就是“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2]

    二、优化措施

    1.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督导方向

    英国学者莱特勒(Latoner)等人研究提出的发展性教师教学督导模式,强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借鉴发展性教学督导模式,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督导方向。一要提高督导者自身素质。组织督导多途径学习成果导向教学相关理论,使其具备相应的成果导向教学指导能力。二要重视督导对象的未来发展。要求督導严谨工作态度,坚持“逢听必导”原则,摈除“只督不导”或“重督轻导”现象。三要发挥督导对象积极性。通过咨询答疑,鼓励,提建议等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督教双方平等合作的教育督导观,使教学督导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和智囊团。四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督导过程中的作用和主体地位。着力构建多方参与的教学督导体系。形成专兼职具备、老中青搭配、校内外参与的校院两级督导队伍。实施学生、二级学院、教务处、教学督导四方共同参与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2.完善两级督导队伍,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督导协同作用

    美国学者格莱索恩(Glatthorn)和瑟吉奥万尼(ThornesJ.Sergiovanni)深入研究的对等性教学督导模式,指在教师的同行或同僚之间,基于彼此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协同督导工作,并以此达成一致意见。对等性督导模式强调的是同行间基于专业发展的协同督导。校级督导人员因专业背景限制,主要侧重于教学规范性、课程准备、课堂掌控能力等方面,不能保证对教师的专业指导。加强专业督导力度,发挥校院两级督导各自特长,实现协同互补,才能提高督导整体指导水平。一是完善二级督导组织。聘任二级教学督导员。二级教学督导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组员由教学副院长、团队负责人和二级督导员组成。二是发挥各二级学院质量生成主体作用。二级督导组通过督导听课、教师间自主听课、教学团队课程改进、集体听评课等加强专业性督导。三是发挥院级督导的组织协调和跟踪改进作用。院级督导在开放课、集体听评课等全校性活动中,负责组织协调校级督导、本学院教师。负责评课后质量跟踪改进、相关材料上交和经验总结等工作。

    3.督教应全面考察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转化和提供教学资源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能力和管理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等

    督学应全面考察和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全过程行为和学习效果的数据信息,并予以客观的评价。以上督教督学的内涵可以作为设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依据,我们将依此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实践。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在高校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课堂教学督导的手段方法应该与时俱进。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大多率先试点建设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互联网+”的教学体系。基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数据源、课堂教学运行状态数据源,在智能教室控制系统以及学生督导等综合评价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不同类型课堂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信息体系。这是课堂教学督导的一大创新,使课堂教学督导实现了实时督导、精准督导。[3]

    4.建设完备的教学督导制度体系

    任何工作要想规范开展运行,首先都要进行制度体系建设。教学督导工作当然也不例外,教学督导制度体系建设应当包括教学督导的基本制度、工作开展制度和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等,具体来讲至少应当含有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教学督导工作实施细则、教学督导听课规范、教学督导考核与评价的方法等。要充分发挥指导性评价督导职能的作用,就要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而且,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翔实具体,多在微观层面下功夫,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要能建立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督导,尤其是新进督导来说,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这就要通过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来实现。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学督导制度不但要是一种评价标准,也要是行为规范,同时还是可以对照执行的守则。归根到底,这种规章制度要类似傻瓜相机一样,新进督导只需按下“快门”,就能一切搞定。

    结语

    督导工作要与时俱进。加强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习。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与讨论。勇于实践探索,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工作重心。不断地将督导工作引向深入,使督导制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77(8).

    [2]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柳见成,余小波.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及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4):66-6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