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第二课堂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范文

    赵朋亮

    摘 要: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第二课堂有着特别关键的作用,为了使第二课堂的价值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和挖掘,充分体现其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就需要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有效对策。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以第二课堂为基础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予相关从业人员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 高校 思政课

    引言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称之为的第二课堂主要是针对实际课堂教学而言的,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与第一课堂进行之比较,在第一课堂之外进行的教学活动就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所涉及的学习范围和空间更广,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甚至家庭等等。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以第二课堂为基础的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等相关内容。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于实践教学并没有深入全面的理解,认识不够到位

    高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并没有着重认识到实践教学的主要内涵,认识不够到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首先,某些高校领导层往往把日常工作重点放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理论教学等方面,针对思政课的实践课教学并没有高度关注,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比较漠视,在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其次,针对思政课任课教师而言,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并没有高度关注,在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相关方面缺乏应有的创新力度,仍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所呈现的教学效益大打折扣。第三,因为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高校在实践教學设施,场地,实效性等相关方面缺乏应有的支持力度[1]。

    2.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体性欠缺

    高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主体性,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欠缺,针对社会实践和教学内容等相关方面并没有进行充分融合,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提升自身的主体地位,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由此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严重欠缺,无法提升学习效果。

    3.任课教师缺乏应有的实践经验

    针对思政课教师而言,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然而从实践中来看,很多思政课认证教师往往刚参加工作不久,不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真正意义上确保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由此导致其实践教学能力不强,无法引导和教育学生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也无法针对社会热点难点等相关问题进行有效把握,并融入课堂时间中,由此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严重限制[2]。

    4.实践教学往往流于表面的形式,并没有体现其规范性和高效性。从实践中来看,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着重强调各个课程的侧重点,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往往没有针对政治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存在着比较典型的重形式轻内容的形式主义倾向。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具体形式等方面不够完善,没有切实有效的规划和方案,缺乏应有的运行评价机制等等,由此使实践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二、构建思政课以第二课堂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具体措施

    1.进一步有效明确相应的指导思想

    针对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来说,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是一个特别高效理想的平台,有效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树立更加正确合理的意识形态,使大学生的头脑得到不断的充实,用知识武装其头脑,使其职业技能,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并且有效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使其培养成为更高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3]。

    2. 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明确

    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使实践教学成效得到更显著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习惯。对此,就需要在组织和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确保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理想信念等相关内容能够逐步渗透到各项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堂教育过程中,确保教学内容更加明确,更加丰富,以此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4]。

    3.对教学形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教学要以第二课堂为基础,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更加优化完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针对这样的情况,任课教师就需要在课程活动形式选择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意义上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以此充分满足学生的客观需要。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来讲,要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优化和完善,以第二课堂为基础,确保各项内容更有互动性,趣味性和导向性,使第二课堂能够真正意义上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通过第二课堂,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不断地提升,以此使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丽.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广州工商学院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5,(11).

    [2]刘芳.高校思政理论课知行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5,(12).

    [3]王成名.MOOC视阈下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理念创新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06).

    [4]李朝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同进互补——对一次由辅导员承担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感悟[J].学理论,2013,(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0:44